首页> 时事> 国内> 正文
“五谷丰登”看武汉 高能级城市进化论丨数说武汉“谷”指数

2025-07-09 13:42 来源:长江云新闻 编辑:王道远 人阅读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殷殷嘱托。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武汉以光谷、车谷、星谷、网谷、药谷为矩阵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正在崛起。“谷”这个字,非常形象,它指的是一块围合起来的洼地,具有天然的要素集聚效应,而创新正需要集聚资源、人才和资本,形成紧密协作的生态系统。以光谷为例,目前,这里的光电子产业独树一帜,已经占据了全中国的半壁江山。

在武汉,创新引领的谷不只有光谷,还有车谷、星谷、网谷和药谷。

这五谷中,既有汽车这样力能扛鼎的传统产业,也有航天、网络安全这样潜力满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一批未来产业。武汉,正以五谷之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下面跟随五路记者一起走进武汉的五谷。

记者 王丹:点亮照耀世界的“湖北之光”,这里是中国光谷(光谷)。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化合物半导体,新产业新赛道,在这里横空出世;扛牢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在这里加速崛起。从一束光出发,光谷诞生中国第一根光纤,如今激光技术领跑全球;向一枚芯突破,国家存储器基地在此扎根,多只芯片破解“卡脖子”难题;让一块屏闪耀,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汇聚,柔性屏从这里折叠未来;用一张网智联,5G+工业互联网赋能“灯塔工厂”,智能终端销往全球160国。这些硬核生产力,正推动湖北“光芯屏端网”集群向万亿目标加速奔跑。

记者 尚大原:引领智能出行的“未来引擎”,这里是中国车谷。在这里,14家整车工厂年产能有250万辆!不管是加油的、充电的,还是用氢气的车;无论是地上跑的、水里开的,甚至是天上飞的车,这里都能造!现在,面向更聪明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中国车谷全面转型,以创新冲刺全新赛道。从一辆车,延伸出“车、能、软、芯、材”全产业体系,总规模已经突破了8000亿元!这些新质生产力,正带动湖北汽车产业的微笑曲线,不断向两端延伸。中国车谷,从汽车产业的一枝独秀,不断成长为“新兴产业”的众木成林!

记者 杨旭珲:逐梦商业航天的“星辰大海”,这里是中国星谷。这条星谷大道被称作“星箭一条街”,左手造卫星、右手产火箭。拥有年产20-50发火箭、300颗卫星的能力,我国纯商业发射第一单、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现役发射次数最多的固体运载火箭,都从这里启航“通天之路”。沿着这条以“星谷”命名的大道,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行云工程、磁电产业园……10多个产业集群星罗棋布,从“十年磨一箭”到“一年几十箭”批量生产,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的“拼车上天”。在星谷,追逐航天强国和“太空经济”的星空梦想。

记者 杜瑞雪:守好国家安全“命门”,这里是“中国网谷”。从一张规划图出发,7年来,国家网安基地一期全面运营,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大平台落地运营,打造网络安全创新策源地。从一个人开始,武大、华科网安学院“牵手”入驻,累计培养了3000多名网安人才。依托国家关保培训基地、国家网信人才培养基地,累计培训超4万人次。企业落户、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在同一基地完成“闭环”。从一台机柜开始,筑造巨型“数据库”,网安基地算力冲刺突破500P,百余家企业串起数据、硬件、通信、应用的网络安全产业链,带动从业人员超万人,年产值达百亿元。眼下,17平方公里的二期启动建设,中国网谷加速迈向网络安全与数字经济的全球高地。

记者 方宇航: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一座药谷正在武汉加速崛起。不插管、无痛苦,这是全球首款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全球首创稻米造血,这是利用稻米合成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三分钟无痛检测大脑疾病,这是打破国外垄断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超1440个二、三类医疗器械获注册证,近400个一类新药在研,这里,已然是世界级医药新技术的首发地。看,新技术背后的产业实力,4500家生命健康企业,超5500亿元营业收入,中部首位。看,医工融合的硬核资源,82家三级医院,164个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速闭环。看,一城、一园、三区,全域矩阵,正携手奔向大健康产业的万亿未来。

(长江云新闻记者 徐瑗 谢珍 尚大原 杨旭珲 方宇航 杜瑞雪 王丹 李悦 彭瀚 林中杰 罗浩洋 新洲台 通讯员 刘毅 程书雄 刘国发 王林军 蒋秋雨 彭闯 张逸 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