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宜昌烈士陵园: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2025-07-08 06:41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7月7日,位于宜昌东山之巅的宜昌烈士陵园草木葱郁。前来吊唁的群众将鲜花置于纪念碑前,静默肃立,缅怀先烈。

“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圣地,更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宜昌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杨大雄说。

烈士陵园依山而建,包含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英烈堂等八处纪念设施。苍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

拾级而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映入眼帘。纪念碑后方是宜昌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以时间为轴线,通过23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30件革命历史文物和100余位英雄烈士的感人事迹,系统展示了从大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宜昌地区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宜昌第一位共产党员胡敌、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红六军军长李勋、抗日名将张自忠、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等烈士事迹,当阳城关起义、远安瓦仓起义、长阳西湾起义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和宜昌大撤退、石牌保卫战、宜沙战役等历史事件,都生动诠释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与新时代‘三大精神’一脉相承,都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宜昌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雷雨濛说,陵园年均接待参观者超过1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占比达50%以上,线上参观人数超90万人次。对此,陵园推出“五个一”红色教育标准范式、红领巾讲解员、“情慰先烈·薪火相传”党建品牌等,通过丰富宣教内容、互动体验等形式,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传承红色基因,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雷雨濛表示,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陵园还开发了VR全景参观平台与线上祭扫平台,“用科技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可以让红色教育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记者李阳、范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