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答时代之问 知识犁开乡土未来

2025-07-07 17:33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当旋耕机的轰鸣声惊醒了江汉平原的晨雾,23岁的许莉娜扎着高马尾,在枝江市七星台镇千亩农田中精准操控着农机。与此同时,34岁的李静正在仙女镇向巷村的小道上拍摄短视频,推介乡村美景和农事体验,七年前,这位曾任中国援外医疗队法语翻译的姑娘,面对父亲“省吃俭用供你出国不是让你回村刨食”的怒吼,毅然踏上返乡路。如今,这些年轻的身影正以知识为犁、科技为铧,在大地上耕耘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当新型城镇化持续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流动,一个时代之问也愈发沉重:乡村的富民产业,究竟靠谁耕耘,又由谁来接续?从枝江放眼荆楚,新农人群体正成为重塑湖北农业的中坚力量,一批“90后”“00后”新农人正用行动作出回答。

宜昌夷陵区吴疆从装修工转型为拥有四大产业的“跨界农人”,武汉蔡甸区肖凡创建“庄稼医院”实现万亩良田托管,当阳市袁长城让双莲鸡从当地小餐馆“飞”向全国大市场。在政策与人才的共振中,科技特派员制度激活技术下乡,“青创农场”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农业社会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当无人机掠过金色麦浪,当双语讲解回荡在村委会,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乡村吸引力的强势回归。

这些新农人带来的变革,绝非简单的新旧更替。他们为传统农业注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技术革命引领生产变革,他们善用无人机巡田、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汗水农业”提升为“智慧农业”;产业融合重构乡村价值,他们深谙市场之道,打通一二三产壁垒,使农业与文旅、电商、文创深度融合,让乡村沉睡的资源被重新“定价”并焕发活力;人才流动方向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向,他们凭借知识、眼界与情怀,扭转了乡村人才长期单向流失的困境,形成了“城归”回流趋势。

新农人,正以其独特的“新质”重塑乡村产业面貌。他们掌握知识技能,拥有开阔视野,怀抱创业激情,将“富民产业”的发展从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使乡村的富民产业“靠谁干、谁来接班”这一时代之问,有了充满希望与力量的青春答案。

田埂上的键盘声,终将叩响振兴之门。当新农人将知识化作新农具,把情怀化为新动能,他们扎根泥土的每一步,都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里最富生机的乡村篇章。当“谁来接班”的历史叩问被如此铿锵回应,沃野逐梦正当其时!

作者: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委宣传部 黄路遥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