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板凳会”托起居民“清凉梦”

2025-07-03 06:42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7月1日,电力工程车开进伍家岗区张家坡社区环海小区,崭新的管材电线卸下车,楼道里叮叮当当的施工声响起来。居民聚在楼道口,眼神热切。困扰20多年的“用电心病”——“一户一表”改造,终于动工了。今后,小区50户居民再不用提心吊胆“熬”高温。

15场协商画出“同心圆”

环海小区是31年的老职工宿舍,一个“心病”压了多年。小区一直沿用“集体电表”,一到盛夏用电高峰,跳闸断电是常事,家中电器频频被烧坏,更是居民心头的阴影。“一户一表”,是大家期盼已久的解暑良方。然而,这剂“良药”入口却不易:改造费用如何分摊?新增变压器“落户”何处?具体方案如何敲定?桩桩件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过去几次改造,都没推下去。

面对居民的急难愁盼,今年,张家坡社区党委毅然扛起“主心骨”的重担,社区党委书记洪娇带头立下“军令状”,一定把“一户一表”电改推动到位。

社区党委书记带着班子,把业委会代表、热心党员、原产权单位4820厂负责人请到一起。没有会议室的正襟危坐,只有板凳围坐的坦诚相见,“这块空地装变压器,对旁边酒店影响最小!”“费用按户均摊最公平,困难户的难处,我们党员来想办法!”……各方意见交锋,诉求碰撞。整整15场协商,社区党委通过耐心和智慧,把各方的分歧一点一点“掰开揉碎”,最终达成了共识。

“看得出社区为大家着想的决心,没有社区党委这十几次不厌其烦地牵线搭桥,一户一表的事推动不了。”业委会主任艾之玉感慨社区党委的扎实作风。

随后,产权单位积极协调电力部门,高效完成方案设计与预算编制;社区党员化身“护航员”,一趟趟陪同电力师傅钻楼道、查线路,为精准施工扫清障碍;最棘手的变压器选址难题,社区党委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街道闻“哨”即动,区直相关部门迅速响应,靠前指挥协调,最终成功化解关键矛盾,为工程推进扫清了“拦路虎”。

党员“敲门”叩开民心

方案落地,每户需承担2000元改造费。部分居民心里直犯嘀咕:“这钱花出去,值吗?”“50户居民,收得齐吗?”关键时刻,老党员周友海和袁宗汉站了出来,拍着胸脯:“我们党员带头去入户做工作。”

从晨光熹微到夜幕低垂,周友海、袁宗汉和其他党员、业委会代表组成“敲门小组”,挨家挨户走访,给邻居们说安全大账,算电费细账,常常在人家门口一站就是个把小时,只为把政策讲透,把疑虑消除。几十年服务邻里积累的信誉,化作最温暖的沟通桥梁,短短半个月,50户居民积极响应,改造费用100%完成缴纳,10万元自筹资金迅速到位!

随着资金的到位,项目驶入快车道。在社区党委的见证下,小区代表与电力公司顺利签约。7月1日,施工队伍正式进驻,设备更换时的敲敲打打声,成为这个夏天环海小区最动听的“序曲”。据了解,暑假期间,一户一表的电改工作将全部结束。

15场“小板凳议事会”,架起了党群“连心桥”;老党员周友海们的“敲门行动”,是先锋模范作用的最美诠释;100%缴费率,则是居民认可的最好展示。民心所聚之处,便是清凉幸福之所。(记者庹翎、通讯员袁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