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考后经济”长效增长

2025-06-30 17:07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随着高考、中考的落幕,消费市场总会迎来一波热潮。从旅游、餐饮到教育培训、电子产品,“考后经济”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商业现象,它不止是一次爆发性消费,面对这一趋势,企业与政府要如何抓住机遇将短期消费热潮转化为长期经济增长点,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精准洞察需求,细分消费场景。“考后经济”的消费主体是学生及其家庭,但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较为显著。例如,“放松型”消费,旅游、餐饮、娱乐行业迎来高峰;或者“提升型”消费,驾校、兴趣班等课程需求旺盛;又比如“装备型”消费,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销量暴增。对此,商家不能仅仅满足于短期的促销和打折,而应深入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推出更具吸引力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旅游业可以设计更多适合学生和家庭出行的主题线路;教育机构则可以针对学生假期的学习需求,推出短期技能培训课程、兴趣拓展班等,满足消费者自我提升的愿望。此外,企业还需注重品牌建设和客户关系管理,通过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增强消费者黏性。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考后经济”生态圈。“考后经济”往往集中在6月至8月,如何延长消费周期,形成规模效应?关键在于创新服务模式,打造“考后经济”生态圈。例如探索“旅游+”模式,在单纯的观光旅游上结合研学、社交等元素,推出“名校参访+职业规划”主题游,增强吸引力;又例如“本地生活+娱乐”的整合,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可联合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娱乐形式商家,推出“毕业季专属套餐”,借此提升消费体验。地方政府也可借此机会推动文旅经济,例如一些城市推出的“凭高考准考证免费游景区”政策,既拉动消费,又提升城市形象。

关注长期价值,警惕过度营销的负面影响。在这场“考后经济”的浪潮中,政府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针对考后消费的优惠活动,比如给予参与活动的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市场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考后经济”的热潮可能伴随着虚假宣传、过度营销、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政府要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

“考后经济”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强化优质供给、打造长效机制,让“考后经济”这股暖流持续流淌,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委宣传部 刘升伟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