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明灯

2025-06-26 14:47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山风掠过河南新县的红军洞群,83岁的张爱华又拄着拐杖出门了,她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拂去洞口的落叶——这是她守护了60余年的“家”,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红军的脚印,每一个山洞都有一个红军的故事;千里之外的陕西定边,暴雨倾盆的傍晚,餐馆老板谢存林前往受灾最严重的梁圈路口,跳进齐腿深的洪流里协助应急抢险队搭建防水挡板,改变洪水泄洪口,阻止了洪水进入城区;在武汉封城的日子里,中山的菜农老郭每天将自家农场里的菜摘了免费送给大伙儿。

这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片段,藏着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最本真的模样。它们不是写在教科书里的宏大叙事,而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当灾难来临,这些普通人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什么是“活着,就要对得起脚下的土地”。

这种精神早已刻进中国人的骨头里。它是大别山的山民把最后一碗米送给红军,是洪水中陌生人手挽手筑起人墙,是疫情里素不相识的人隔着口罩互相打气。这些微光汇聚在一起,照亮了我们从苦难走向希望的每一步。或许我们不能全部记得每个挺身而出的人的名字,但正是他们,让“家国”二字有了最温暖的重量。

岁月流转,精神长存。它藏在老奶奶颤巍巍递出的热粥里,在抗洪战士疲惫却坚定的眼神中,在志愿者布满风霜的脸颊上。这些细碎的光亮,终将汇聚成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星河——因为中国人从来相信,再黑的夜,也挡不住千万颗心一起发光。

作者: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互联网信息监测中心 席梦乔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