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作笔,绘就城市更新新画卷

2025-06-16 17:13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谭强明 人阅读

近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宜昌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城市名单。这一殊荣既是国家对宜昌近年来城市转型发展实践的高度肯定,更揭示了宜昌以生态为底色、以民生为根本、以创新为驱动的城市发展路径。

宜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城市更新全过程。依托“城市中央绿心”规划建设,创新构建“一心四廊、两翼四组团”城市空间格局,通过圈层式划定生态控制区、生态缓冲区、城市发展区,整合破碎化生境,打造“山江连城”的蓝绿网络。特别是针对长江岸线整治难题,创新实施“滨江消落带生态修复工程”,累计腾退修复岸线17.6公里,建成开放滨江公园等生态绿地28处,实现防洪能力提升与城市美学塑造的双赢。这种“生态打底、系统治理”的实践模式,为沿江城市破解“化工围江”困局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2024年实施31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居民6.61万户,完成管线入地、路面黑化等基础工程,加装电梯402部,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在葛洲坝片区危旧房改造中,创新“联合社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模式,获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更值得关注的是,宜昌建成完整社区70个,覆盖率达30.04%。西陵区锦绣社区打造的智慧安防、适老化改造与社区微脑平台,城东U谷青春公寓构建的“居住+创业”复合空间,生动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内涵。

宜昌着力破解城市更新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起“市级统筹、区级主责、部门协同”的大城管格局。创新实施“四换工程”(换脑、换道、换芯、换人),建立“月度分析、末位约谈、重奖重罚”的考核机制,推动城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在资金筹措方面,探索“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元路径,2024年搭建住房供应链平台,上链土地41宗、供应商510家、房源1.65万套,带动房地产投资逆势增长。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大脑数字底座汇聚86亿条公共数据,实现3800条道路实时交通调度、250余项民生服务“一网通办”,智慧停车系统让车位周转效率提升12%。

相信这次宜昌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城市名单,将更有利于我市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探索,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全国城市更新工作贡献更多“宜昌智慧”和“宜昌方案”。

作者:夷陵区分乡镇人民政府 刘斐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