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闻名”走向“全国文明”

2025-05-27 17:49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在5月23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远安县嫘祖镇凭借守正创新的举措,荣膺“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座承载着嫘祖文化基因与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正以“全国闻名”的文化标识为起点,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征程中阔步迈向“全国文明”的更高境界,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乡风淳”的新时代答卷。

嫘祖镇的文明底色,源自千年文脉与生态禀赋的深度交融。作为黄帝夫人嫘祖的诞生地和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2100多年的建县史孕育了“勤善和美”的文化基因,嫘祖始蚕的传说化作“耕读传家”的精神纽带,流淌在古镇的血脉之中,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奠定了厚重的文化根基与坚实的生态本底。

文明创建的征程,是一场以“创”促“变”的幸福接力。嫘祖镇紧扣“工业强镇、生态美镇、文化名镇”建设目标,以“生态筑基、产业富民、文化润心”为主线,在全域范围内绘就文明创建的立体画卷。在生态治理领域,嫘祖镇以“绿色转型”破解发展难题。当远铁路建成投用后,磷矿石运输实现“公铁联运”绿色模式,粉尘污染大幅降低,让“矿脉延伸处”与“生态美镇”建设并行不悖;同步推进城乡风貌提升工程,集镇管网改造、老旧小区翻新等同步实施,勾勒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图景。在产业发展层面,嫘祖镇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托亚洲最大单体磷矿资源(已探明储量18亿吨,占全国1/12),推动磷化工产业延链补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创新“文化+产业”模式,举办“嫘祖文化年货节”,搭建“村BA”篮球赛等群众文体平台,让矿区职工与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共享文明红利,实现“产业兴”与“百姓富”的良性互动。在文化浸润阵地,嫘祖镇将文明基因融入基层治理。以嫘祖文化中的“勤、善、和”理念为核心,修订村规民约、开展“五星文明户”评选,组建1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助老扶幼等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每一个村落,形成“全民齐出力、文明共培育”的生动局面。

殊荣的背后,是“全民齐出力,文明共培育”的生动实践。从机关干部到企业职工,从乡贤老者到学龄儿童,嫘祖镇将文明创建作为全镇“中心工程”,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格局——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企业主动履行生态修复责任,乡贤理事会牵头修订文明公约,中小学校开设嫘祖文化校本课程。这种“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创建模式,让文明从“政府推动”转化为“全民自觉”,从“环境整治”升华为“精神塑造”,形成了“干群同心干、文明花常开”的强大合力。当文明成为全镇人民的共同追求,幸福便有了最温暖的注脚。

从因文化底蕴与资源禀赋“全国闻名”,到以文明创建成果“全国文明”,嫘祖镇的蜕变,是远安县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更是山区村镇探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路径的成功实践。在嫘祖文化的发祥地,文明之风正化作新时代的春风,引领着这座千年古镇在“产业强、环境美、乡风好”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基层文明力量。

作者:远安县嫘祖镇人民政府 彭果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