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08:2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在当阳市淯溪镇刘河村,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麦田穿梭,切割、脱粒、入仓,一气呵成,并将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记者尤蔓、通讯员方梓轩 摄)
5月16日,记者从当阳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市油菜、小麦收获已过半,夏粮夏油丰收大局已定。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当阳今年粮食生产成绩亮眼,处处彰显着科技与实干的力量。
2025年当阳夏收粮食面积32.16万亩,其中小麦27.19万亩、大麦2.33万亩;夏收油菜面积43.53万亩。
在草埠湖镇台渡村,村民叶春华满脸笑意:“我家地里有4台机械在收割,一台一天可以收割100多亩!”截至5月16日,当阳已收割小麦7万亩,机械化作业率超98%。叶春华介绍,机械化收割不仅大幅缩短了收割周期,能及时抢种玉米、水稻,相比人工收割,成本能节省约70%。
当阳全市小麦预计总产6.81万吨,较去年增产0.2万吨,增幅3.03%,单产预计250公斤左右,较去年提升3%。这离不开科技与政策的协同发力。在小麦生长周期内,农技部门大力推广抗干旱、耐低温品种,像草埠湖镇的农田借助北斗导航播种系统精准下种,节约种子20%。
当阳市还布设了数十个墒情监测点,农技人员根据监测数据,为不同地块量身定制“抗逆套餐”,有效抵御了灾害威胁。
通过培训,机手能根据地块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收割行走方式,联合收割机搭载的智慧农机系统,还能根据喂入量、小麦高度、干湿程度等,合理调整作业速度,将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3%以内。
夏油生产同样成果显著,预计总产6.19万吨,较去年增产0.213万吨。在庙前镇佟湖村,新品种“中油杂501”喜迎丰收。种植户王东胜算了笔账:“‘中油杂501’产量高,每亩地能多出将近100斤。”据了解,“中油杂501”具有耐密、高产、高油、抗病、抗倒伏等特性,适应机械化作业,全市种植面积2万多亩,亩产量240公斤以上。草埠湖镇大力推广分段式收割技术,不仅降低了损耗率,榨出的油品质也更高,比一次性收割减损15%—20%。
为保障“三夏”生产顺利推进,当阳市农机服务中心提前开展农机检修保养,培训机手、修理工数千人,检修各类农业机械超万台,投入4万台套农机具参与夏收。利用北斗农机作业调度平台,实现农机供需高效对接。农业农村、交通、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开通“绿色通道”,设立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中石油、中石化安排油罐车到田间地头加油。气象与农业农村部门紧密合作,每日推送生产相关信息,为农事活动提供精准气象服务。(记者尤蔓、通讯员洪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