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08:41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9个不眠之夜,70万立方米江水,为问安镇4万亩插秧稻田送去了水源,旱情仍在发展……”5月19日,站在长江边上的应急取水点,枝江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肖华眼角湿润,话语哽咽。
让肖华心疼不已的,是枝江市江口电力排灌站的9名工作人员。
5月6日,枝江市水利和湖泊局接到问安镇调水保插秧的紧急求援电话。该局立马向江口电力排灌站下达指令,要求启动提水设备,通过灌区渠道向问安镇持续输水。
此时,长江水位接近历史低位,本应被江水淹没的泵站沉水设备早已裸露在外。
为不误农时,江口电力排灌站启动应急程序,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8套提水设备。排灌站工作人员搭建临时提水平台,架设输电导线,并用肩挑背扛方式,铺设了从江边到输水渠道入口共5000余米软质水管。
5月11日凌晨,8套应急提水设备成功启动,8条“水龙”以每小时3200立方米的流量,全天候为问安镇输送插秧用水。
“应急提水设备已连续工作9天,没有强降雨解除旱情,提水还得持续。”头戴草帽的排灌站站长方略站在出水口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用搭在肩上的毛巾不时擦着汗水。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位员工的臂膀都有不同程度的擦伤。方略说,这都是在安装设备和铺设管道中摩擦出来的。虽然如此,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56岁的贲曙光患有多种慢性病,他心疼年轻人,主动揽下了夜晚值机、巡查的任务。年轻干部明磊5月7日与女友领取了结婚证,来自十堰的女友本想多待几天再走,明磊把她带到抗旱现场看了一番后,两人依依不舍惜别了。同事们笑称“新郎倌儿刚领证就上了‘战场’。”从排灌站工作生活区到应急提水平台,不仅要翻越坡度较大的江堤,还要走一段含水较重的沙滩,一个来回需要半个小时,3名女同志脚穿雨鞋,承担了为前线值守人员的送餐送水任务。
目前,枝江市有3个站点正在全天候提取江水抗旱,日均提水28万立方米。此前,该市水利部门已提前调水1500万立方米进入3个中型水库。(记者张明文,通讯员郑玮、胡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