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科技助力农业增产 当阳43万亩油菜喜获丰收

2025-05-16 08:12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河溶镇民新村油菜机收现场。

庙前镇佟湖村油菜喜获丰收。

机械化收割作业。 (记者尤蔓 摄)

眼下正值冬油菜收割时节,当阳市广大种植户趁着晴好天气抢收油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5月13日,记者在当阳庙前镇佟湖村看到,4台机器开足马力,正在收割油菜。金色的油菜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将成熟的油菜卷入“腹中”,经过脱粒等工序后,饱满的菜籽被收集起来,粉碎后的油菜秸秆也随之均匀还田 。当阳市和兴顺粮油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王东胜难掩喜悦:“今年合作社种了4000亩油菜,得益于科学的种植管理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油菜长势喜人。”

庙前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陈兵说,该镇今年主要推广中油杂和华油杂系列品种,这是省农业农村厅主推品种,这些品种产量高、抗性好,出油率达40%以上。为保障油菜种植效益,庙前镇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程技术指导,从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为种植主体和农户提供“一对一”服务。同时,通过举办多场油菜种植技术培训讲座和现场指导,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庙前镇还探索建立了“供销社+合作社+ 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产品,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在草埠湖镇万亩油菜种植基地,收割机正在进行“两段式”收割作业。草埠湖镇大力推广新型油菜机械收割技术——分段式收割,这种收割方式可减少损失,比一次性收割减损15%—20%。

当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孝平介绍,目前全市种植有“中油杂501”2万多亩,每亩平均产量240公斤,2025年秋播力争“中油杂501”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今年当阳市油菜推广分段机械收割减损技术,亩平油菜损失率由10%左右下降到3%以内。

5月以来,河溶镇9万亩油菜陆续成熟,家家户户都在抢抓晴好天气收割。5月13日,在河溶镇民新村,一望无垠的田野上,成熟的油菜荚随风摇曳。来自晶穗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正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伴随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成熟的油菜被卷入收割机,收割机一边收割油菜,一边从尾部吐出粉碎后的油菜秸秆,只留下一排排矮短整齐的菜秆。

民新村村民尹祖明告诉记者,他家种了20亩油菜,全部是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收割油菜,不仅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等工作,还能实现菜籽壳均匀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节支增收。近年来,河溶镇结合耕地轮作项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的实施,通过补助油菜种、化肥,开展油菜育苗、移栽以及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措施,促进了油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同时,开展绿色防控,大力推广免耕直播等轻简化种植,在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

今年,河溶镇油菜预计产量在1.35万吨以上,接下来,该镇将抓住好天气,开展秋粮种植,持续推行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全面保证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

据统计,今年当阳市油菜种植面积达43.53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6.19万吨,5月中旬可全面收割完成。(记者尤蔓、通讯员方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