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从“小工”到“大师” 用匠心“镶贴”梦想 ——记全国劳动模范、湖北盛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镶贴工易喜成

2025-05-15 08:5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5月13日,在夷陵区小溪塔一个寻常的房屋装修工地,易喜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熟练地操作切割机,伴随着“嗡嗡”的声响,一块块瓷砖被整齐地分割开来,切割的边缘平滑而精准。

从业23年,他突破传统镶贴拼花工艺,潜心钻研“3D立体瓷砖镶贴”的绝活,实现了从工地“小工”到镶贴“大师”的蜕变。

今年“五一”前夕,易喜成第一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难掩激动:“这份珍贵的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宜昌建筑行业和基层劳动者的肯定,我将秉持工匠精神,永葆本色,再立新功。”

从工人到工匠

由于家庭困难,初中毕业后,易喜成到工地上做了最普通的杂工。

挖土方、扛水泥、捣砂浆、推斗车……日复一日的繁重体力劳动,让易喜成深刻认识到:“要想干出成绩,必须学好一门手艺。”2006年,他主动跟着老师傅学习镶贴技术。

镶贴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精湛的技艺和极致的耐心。每贴一块砖石,都要精准确保其平整度、垂直度、勾缝的整洁度等符合标准。

为了磨炼技术,易喜成白天在工地工作,晚上挑灯自学理论知识,详细了解各类镶贴材料的特性和施工工艺要求,利用废瓷砖反复练习,遇到难题就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虚心请教。

最初镶贴800X800毫米的瓷砖,易喜成一个小时只能贴3块,随后逐步提升到6块。坚持不懈地研习,易喜成的工作服布满了磨损的窟窿,十个指尖缠着厚厚的胶带。可随着“手上功夫”与“脑中知识”同步精进,他的镶贴手艺在同龄人中已是出类拔萃。

2022年10月,凭借过硬的实力,易喜成被公司选派参加宜昌市第七届技能状元暨第九届建筑(装饰装修)业职业技能大赛。

备赛期间,他每晚加练3个小时,对照竞赛标准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易喜成从全市建筑行业16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摘得镶贴工第一名,被授予宜昌市“镶贴工技能状元”称号。

从技术到艺术

在施工过程中,面对业主“瓷砖拼花单一、缺乏个性”的反馈,要强的易喜成与传统镶贴拼花工艺较起了真。

受到女儿素描书中色彩明暗关系的启发,他设想“能否通过瓷砖光泽度与色彩明暗的搭配,营造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带着这个想法,易喜成查阅了各种资料,他尝试将水杯、桌子等生活中的物品画下来,并借助手机软件模拟不同光源下的瓷砖反光效果。

“运用不同颜色的瓷砖,通过分解实物,进行三维抽象化设计、重组,高精度切割,配合精细镶贴,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立体效果。”易喜成介绍道。

2022年5月,易喜成作为我市建筑企业唯一代表,参加了湖北省“工友杯”首届“鄂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他创作的3D“三峡大坝”镶贴作品在现场展出,光影交错的立体画面让观众为之震撼。

这幅作品长5米,宽3米,共使用300多块瓷砖,从左向右视角延伸,以蓝色背景砖代表滔滔江水,通过白、黑、灰色瓷砖的巧妙搭配,展现大坝主体效果,营造出由近及远,从大到小的纵深感,整幅作品最小切片不足0.5平方厘米。

凭借着“3D立体瓷砖镶贴”绝活,易喜成从全省各地市州690名选手中一路过关斩将入围决赛。在网络评选中,网友们纷纷点赞他让镶贴技术成为艺术创作。最终,他以基础产业类第四名的成绩荣获“十佳绝活奖”,被授予“荆楚工匠”称号。

从个人到团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为技术骨干,易喜成主动担起“师带徒”的重任。从班组晨会的经验分享到施工现场的手把手指导,从工具室里的技巧演示到疑难问题的耐心解答,他将每一个工作场景化作“流动课堂”,倾囊相授镶贴技艺。在他的指导下,一批年轻技术人才如春笋拔节般成长起来,镶贴班组连续3年获评公司“优秀班组”,2022年被评为宜昌市建筑行业优秀班组。

2018年,易喜成所在班组接到任务,承担宜昌国贸大厦装修工程、下牢溪809工业遗址改造工程。工程体量大、工期紧、技术含量高,他根据班组工友的体态胖瘦、切割习惯等特点,“量体裁衣”制定施工方案,以适应不同难度等级的镶贴区域,让团队每名成员都在适合的岗位上绽放光彩。

易喜成和团队迎难而上,提前3天完工,镶贴工程一次性达标,两个项目均荣获2020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最高荣誉“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秦满成是易喜成的老乡也是徒弟,2023年,在他的鼓励下,秦满成参加了宜昌市第十届建筑行业技能大赛,摘得镶贴组个人冠军;陈金龙2020年跟随他学习,如今已是公司镶贴班组组长……

从北京领奖回到宜昌后,易喜成参加了入党发展对象培训学习,“这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高的要求、更优的质效。”他感慨道,未来3D立体镶贴有着更广的应用场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建筑行业,让传统工艺在创新中永葆生机。(记者孙晓陵、通讯员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