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08:36 来源:三峡商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随着气温攀升,短裤、短袖与裙子成为夏日清凉穿搭首选。大家或许不曾留意,一种名为隐翅虫的小昆虫正悄然活跃起来。自4月以来,市二医院皮肤科已接诊超100例隐翅虫皮炎患者。专家提醒,一旦接触隐翅虫毒液,要及时冲洗,若出现红肿加剧、疼痛难忍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日前,市民刘先生在江边散步时,感觉脖子上有异物,下意识将其拍死。当晚回家后,他便感觉颈部红肿疼痛,还伴有瘙痒症状。次日,刘先生的脖子上冒出小水疱,周边皮肤大面积发红,他赶忙前往市二医院皮肤科就诊。经皮肤科副主任李晖检查,确诊为隐翅虫皮炎。经外用药涂抹治疗,刘先生的症状已明显改善。
据了解,隐翅虫是一种黄黑相间的小虫子,体型与蚊子相近,携带强酸性毒液,被称为“飞行的硫酸”。其虫体各部分均含毒素,腹末端能分泌毒液,酸性极强,pH值仅1至2。隐翅虫习惯昼伏夜出,白天藏身于潮湿草地、菜园或石头下的阴暗角落,夜晚开始活动,对灯光极为敏感,一旦被其“盯上”,可引发急性炎症。
李晖介绍,隐翅虫皮炎的诱因正是隐翅虫毒素接触皮肤。当它爬至人体皮肤,若被拍打、压碎,大量毒素会立即沾染皮肤和双手。此时,若用手抓挠其他部位或触碰家人,毒素还会随之扩散。此外,隐翅虫还爱藏匿于衣物中,穿衣时若将其挤压碎裂,同样会导致皮肤感染。
隐翅虫皮炎的症状较为典型,易于辨认。发病初期,皮肤会出现点状或条状红肿,伴有瘙痒和烧灼感,12小时左右,局部会出现薄壁小水疱或小脓疱,基底皮肤呈鲜红色。病情严重时,患者会剧痛难忍,甚至伴随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等全身症状。轻症一般情况需用药1至2周,待皮肤干燥结痂后即可恢复。
患上隐翅虫皮炎也不用过度恐慌。一旦接触虫体或毒素,应第一时间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皮肤;若已形成皮损,清洁后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后期可使用冰黄肤乐软膏。若皮损处红肿范围大,出现糜烂、脓疱等症状,必须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针对市民关心的“治愈后是否会有疤痕”问题,李晖解释,市民不必担心,治愈后不会留下疤痕,仅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局部褐色色素沉着,这种情况在半年内会逐渐消退。
李晖提醒广大市民,每年3月底到9月底是隐翅虫活跃期,8月至9月是高发时段。日常生活中,若发现隐翅虫落在身上,切勿直接用手拍打,轻轻用嘴吹落即可;要定期打扫室内外卫生,做好防蚊灭虫工作,外出时关好纱窗;外出游玩时,随身携带花露水等驱虫用品,尽量穿长衣长裤,并扎紧袖口、裤口;避免在草地长时间停留,尤其雨后更不宜坐在草坪上休憩。(记者高然、通讯员黄星)
隐翅虫皮炎有什么症状?
初期 皮肤出现点状或条状红肿,伴有瘙痒和烧灼感
12小时 局部出现薄壁小水疱或小脓疱
严重时 剧痛难忍,可能伴随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等
患上隐翅虫皮炎该怎么处理?
刚接触虫体或毒素 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皮肤
形成皮损 清洁后可涂抹炉甘石洗剂
后期 使用冰黄肤乐软膏
出现糜烂、脓疱 及时前往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