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06:2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潘天炎是战斗英雄,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5月7日,在宜昌金东方小学2106班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将前不久在殿春研学基地所体验的红色历史写进作文里。
殿春研学基地位于枝江市问安镇袁码头村,是90后的枝江小伙李双于2022年修建的。
起初,李双从武汉返回家乡枝江准备创业。他考察多个项目后发现,枝江红色资源丰富,特色独具。于是,他做出了创办研学基地的决定,希望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学子切身感悟爱国主义精神。
李双说:“学生们来到研学基地,第一堂课便是升国旗,他们接过的是五星红旗,铭记的是爱国情怀,通过‘行走的思政课’,让爱国情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虽然方向已明确,但过程并不顺利,资金短缺一度让李双夜不能寐,“幸亏有枝江市人社局帮我协调,枝江农村商业银行也助我争取到了300万元的创业贷款。”
根据“创业担保贷”的相关条款,李双顺利获得了贷款审批,贷款期限为两年。在此期间,枝江市财政部门与殿春研学基地共同承担一半的利息。这一措施不仅解决了李双资金短缺的问题,还为他节省了近20万元的利息支出。
像这样用心用情帮扶返乡创业人才的例子还有很多。
2023年3月,随着基地的扩展,殿春研学基地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问安镇政府、枝江市教育局等主动介入,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得益于各部门的帮助,基地在一周内顺利聘请了9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退休教师及6名经验丰富的学校后勤人员,同时,还特邀创业指导师与行业专家,为基地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2024年初,殿春研学基地正式建成。如今,参观关庙山遗址等荆楚文化课程,枝江楠管等民间文化课程,以及古法农具、现代农机和时令种植等农耕文化课程,让前来研学的学生们兴奋不已。他们在这里感受悠久历史,学习非遗文化知识,亲身体验农业劳作的乐趣。
截至目前,殿春研学基地为大宜昌市及周边地区提供学生研学培训6000余人次,总营业额达100余万元。
“以后还将继续增加课程种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我们优秀的文化推广开来、传承下去。”李双说。(记者白政、通讯员赵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