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7 08:36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立夏的同心花海生机盎然。金鱼草、大花飞燕、月季、向日葵竞相开放。
研学团队行走在风车花田、热带植物博物馆、花卉书屋,老师们讲述花卉知识,学生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花卉生长情况。
看着眼前的情景,湖北同心花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旭琪笑着说,从传统景区到产业园区,如今的同心花海已从单一种植转向“育种研发-花卉多维应用-文旅运营”全链条布局,两年间营收翻了一番。
90后女孩黄旭琪是个南京姑娘,2021年,和丈夫曾金结婚后,正式与宜昌结缘。
曾金是地地道道的宜昌人,从曾金口中,黄旭琪了解到,公公婆婆经营的同心花海是一个传统景区,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都处于相对“原始”的阶段。
两人多番商议后决定,辞职回乡,用这些年在外拼搏的所学所得干一番事业。
“我们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传统景区经营模式,做全产业规划。”黄旭琪介绍,2022年9月回到家乡后,他们对景区进行了一番改造。
阳光下,缤纷花田间,2000多个自动喷灌头有序排列。园内,投资680万元,去年下半年建成的智慧花卉大棚,用于育苗和生产。这里可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自动化,原本要70天才能种好的花,现在只需35天就能绽放。黄旭琪还与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农科院、长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除了设备和技术升级,黄旭琪还尝试在文旅融合上创新。
今年3月,“现代科技园区美学+爆款思维”打造的沉浸式樱花盛宴在同心花海上演,数百个品种织就十里花廊,寻找花神、非遗草木染体验等20余项创意活动,首日吸引游客超8000人次。
“我们还计划通过各类跨界活动,让大家看到一个全新的同心花海。希望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大家都能感受到同心花海是特别的,有生命力的。”黄旭琪说。
从白领到“花匠”,黄旭琪已实现新农人的华丽转身。在她的带动下,宜昌瑰夏琪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北同心花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一亩农场”模式,整合农户、村集体及企业资源,打造“技术+生产+销售”全链条。
“按三季生产算,‘一亩农场’种植花卉单亩年均净利润达1.4万元,是大田作物的10多倍。”黄旭琪说,项目还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提供灵活就业岗位,试点农户年均增收可超5000元,试点区域土地利用率提高40%以上。
展望未来,黄旭琪表示,计划进一步拓展“一亩农场”试点,带动周边5个村参与花卉种植,形成区域性花卉产业带,力争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乡村增色的多赢格局。(记者李阳、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