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07:4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4月25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300余名师生跨越千里,来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展研学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课程与跨学科探究,亲身体验土家文化、“两山”理论与乡村振兴成果。
在五峰的“无边界课堂”中,学生们走进翠绿的木梓坪茶园,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采摘“一叶一芽”春茶,随后来到长江生态文明研学基地的手工制茶室内,烘炒亲手采摘的鲜叶,随着茶香裹着热气扑面而来,学子们感叹理解了“匠心”味道。
夜幕降临,渔洋河畔的篝火照亮了非遗传承,师生们和土家歌舞传承人围着火把共舞,体验土家民俗的魅力。“以前只在课本里读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但当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转圈时,这个概念突然有了温度。”首都学子赵沐妍说道。
作为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五峰耕读教育大学堂构建了“生态+人文”特色课程体系。负责人谭天桥介绍,围绕长江生态保护、茶旅文化传承等主题,基地针对此次研学量身设计了“碳探五峰”“非遗寻根”等研学项目,实现跨学科知识串联,让学子们研有所学、学有所得。
“此次研学活动是学校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缩影。五峰独特的生态与文化资源,为海淀学子提供了真实情境下的学习场域。”北京海淀校方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与五峰的合作,推动研学课程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记者宋钰杰、通讯员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