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07:4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在当阳市草埠湖镇万亩大麦种植基地,联合收割机组成梯形方阵齐头并进,一粒粒饱满的麦粒通过机械化传输管道直达运粮车。 (通讯员方梓轩 摄)
当前正是麦收时节,当阳市抓紧时间收割大小麦,播种夏玉米,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夏收夏播无缝衔接。
4月30日,在草埠湖镇万亩大麦种植基地,金色麦浪翻滚,机械轰鸣震天,4台联合收割机组成梯形方阵齐头并进,运粮车如游龙般穿梭田间,一粒粒饱满的麦粒通过机械化传输管道直达车厢。“这台‘铁牛’一天能收200亩,抵得上200个壮劳力。”农机手李师傅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脸上绽开笑容。
据当阳市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该市投入2.8万台(套)农机具抢收30万亩大小麦,机械化作业率达98%以上。在草埠湖麦收现场,收割机刚驶过金色麦田,玉米精量播种机便紧随其后开沟下种。
“我们采取‘收—运—播’流水线作业,比传统模式提前5天完成夏种。”当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绪红蹲在地头,指尖捻起湿润的墒土介绍,通过北斗导航播种系统,每亩可节约种子20%、增产15%。来自刘丹家庭农场的农机手唐华东也对新型农机连声称赞,“最大的方便就是省工省时省力,原来一天可以完成五六十亩,现在接近110亩。”
智慧农业描绘“三夏”新图景,良种良法筑起丰产根基。面对今年特殊气候,当阳农技部门打出“组合拳”:为不同地块定制“抗逆套餐”,筛选出抗干旱、耐低温、防倒伏的优质麦种;建立数十个墒情监测点,实施“收—运—播”流水作业;通过农机共享平台精准调度2.8万台(套)农机具。在草埠湖农场,“华麦11号”示范田里,麦穗饱满,农场主轻捻麦粒,面露喜色:“农技专家开出的‘营养处方’真管用,亩产估计能突破700斤。”
截至记者发稿时,当阳30万亩麦田收割进展顺利,夏玉米播种同步跟进,预计6月全面完成“双抢”任务。
暮色渐浓,田野间农机灯光如星火跃动,收割机的轰鸣与播种机的欢唱此起彼伏,就像在演奏一首充满希望的“丰收曲”。(记者张锴、通讯员方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