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17:24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召开,不仅是对2426名优秀劳动者的崇高礼赞,更是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情呼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光荣成为时代强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澎湃动力,奏响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劳模精神是新时代奋斗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劳动模范是时代的标杆,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劳动的价值,用双手雕琢着时代的丰碑。从“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到“铁人”王进喜,从“金牌工人”窦铁成到“大国工匠”高凤林,一代代劳模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奋斗书写华章,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在宜昌,长江电力“大国工匠”周强扎根水电事业30年,带领团队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为三峡工程的巍峨壮丽贡献力量;安琪酵母研发团队用匠心打造民族品牌,让中国酵母走向世界,以微小之物成就伟大事业。在新时代,我们要以劳模为镜,深入开展劳模精神“五进”活动,让“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劳模宣讲等方式,让劳模精神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激励更多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让劳动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当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支撑,需要更多精益求精的匠人。要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金蓝领”培育工程,让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成才之路,让青春在技能的磨砺中绽放光彩。同时,要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打破“唯学历”倾向,让技术工人有地位、有待遇、有发展。深圳“鹏城工匠”、上海“首席技师”等制度创新,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范本,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精益求精,这对于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执着与坚守。从“复兴号”动车组到“奋斗者”号深潜器,从北斗导航到量子通信,每一项重大创新都凝结着工匠们的智慧与汗水,都闪耀着精益求精的光芒。要建立“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给工匠人才搭舞台、压担子。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中车“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践表明,只有让工匠人才创新有平台、成长有通道,才能激发更多创新活力,才能让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尊重劳动,保障劳动者权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激发劳动热情的关键。让劳动者有尊严,社会才有温度,劳动者的幸福感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一方面,建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广浙江“无欠薪”行动经验,建立欠薪“黑名单”制度,让每一滴汗水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另一方面,建议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北京建设“暖心驿站”、广州推出“骑手关爱计划”等做法值得借鉴,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让奋斗的足迹更加坚定有力。
新征程上,劳模精神更需传承与弘扬。此次表彰,是对先进的嘉奖,更是对全社会的动员,激励我们在致敬榜样中汲取力量,对标先进,砥砺前行。我们要学习劳模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操守,“遇难题、破难关、闯新路”的创新精神,以及“不计个人得失、甘为他人铺路”的奉献品格。唯有让劳模精神融入日常、化作行动,才能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共同绘就新时代壮丽的劳动画卷!
作者:西陵区市场监管局 谭金山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