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17:24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择一事,终一生。当复兴号动车组在神州大地飞驰而过,当载人飞船飞向璀璨星空,当人工智能算法重构生产流程,新时代劳动者们以智慧和汗水在历史长卷上镌刻着新的伟大坐标。当我们站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更应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是传统生产力的承载者,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拓者。
从都江堰千年不息的汩汩清流,到红旗渠悬挂绝壁的人间天河;从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纵身跳进泥池的壮举,到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征服伶仃洋的豪情,中华民族始终将劳动精神熔铸于血脉之中。湖北盛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镶贴工易喜成,扎根镶贴岗位23年,从业以来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满腔热情和辛勤汗水全部倾注在镶贴事业上,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行业巨匠,易喜成用青春和热血浇筑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高楼;秭归县柑桔良种繁育中心主任曹立新,深耕柑橘产业12年,他和团队充分挖掘本地脐橙产业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开展早熟和晚熟脐橙品种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选育的柑橘新品种宗橙于2024年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这些跨越时空的劳动印记,共同编织成中华民族劳动精神谱系的璀璨星河。
劳动报国开辟技能“智造”新赛道。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达6000万,不断扩充的人才总量彰显着新时代劳动者技能报国的辉煌成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中心的刘汉兴,长期参与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项目,他们的文物保护团队在工程修复中积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激光雷达等高新科技对古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用药”,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绽放文物新的历史光彩,为世界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推进办公室主任,“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杨文华,扎根化工仪表领域37年,创造性地改造项目仪表设计方案,累计降低建设成本近千万元,带领团队率先构建“1115”智能工厂体系,更是实现生产数据毫秒级传输,他的坚持与奋斗让三宁化工仪表系统30余年保持零事故记录。新时代,劳动者们正在将“中国制造”推向“中国智造”的新高度。他们用实践证明,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制造”已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能。
创新生态孕育劳动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指出“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激励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杭州作为农历新年第一个“网红”城市,这股“神秘的东方力量”值得各地研究学习,无论是电商零售,还是现今火爆出圈的AI新科技浪潮,浙江又一次抢占先机。西湖区的艺创小镇对数字内容企业,三年内给予最高100%的房租补贴或减免;宇树科技曾在2017年耗尽融资却仍未能实现交付时,一笔雪中送炭的杭州投资,守护了劳动者们的创业梦想。近年来,荆楚大地,硕果频出,湖北实现疫后复苏重振,经济总量跨越6万亿元大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目标。现今,科技创新逐渐成为驱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科创引领战略这一有力抓手,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劳动者正以奋斗之镰开辟希望荒野,用智慧之匙发动前进引擎。从量子计算机研发实验室到新型农业的田间地头,从深海勘探平台到数字经济云端,处处跃动着奋斗者的身影。当14亿中国劳动者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当每个人的奋斗涓流汇聚成时代洪流,我们必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让我们以劳动托举中国梦,用奋斗照亮前行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共同奏响属于新时代劳动者的璀璨华章。
作者: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委宣传部 郭念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