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蝶变

2025-04-28 17:44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正值人间四月天,不少游客会约上三五好友,利用周末或小长假前往郊外踏青,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此时,乡村展现出一年中最为葱郁的秀丽景色,以质朴的田园风光,引领游客重拾童年记忆,体验惬意生活。春回大地,桃花、樱花、郁金香等竞相绽放,为春日美景增添了一抹绚丽的多巴胺色彩。在乡村,许多农作物也摇身一变,成为吸引游客的超级旅游IP。漫步在希望的田野上,游客们能够真切感受到农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的华丽蜕变。

南方乡村中最常见的油菜花,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焦点。据中国科普网报道,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产油量占国产油料作物的50%左右。春季,油菜绽放出的金色花海,成为了令游客心旷神怡的打卡胜地。以“季节限定”的油菜花为依托,一系列产业应运而生。在湖北远安,不仅有单纯的油菜花海打卡项目,还举办了畅跑金色花海的马拉松赛事,为“赏花经济”注入了更多活力。

除了“农业+文旅”模式,乡村产业也借助游客的到来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游客钟情于乡村,不仅是因为这里有清新的空气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因为能品尝到充满锅气的时令农家菜,在与淳朴自然的朝夕相伴中,感受生活的本真。村民们也顺势开启“带货”模式,将山里的特产推向城市市场。不少乡村还涌现出本土网红,他们在新鲜果蔬成熟或腊肉熏制完成时,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等方式,用方言热情推介家乡好物。这使得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专程购买短视频中出现的时令蔬菜、腊肉、香肠等,帮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游客为何对乡村如此情有独钟?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作为基础,承载着游客对乡愁的追寻和对农耕文化的体悟。有些乡村虽未兴建专门的农耕文化馆,但整个村庄就是一个生动的农耕文化展示场所。漫步村中,游客看到辛勤耕种的农民,便能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具象化;看到晒太阳、纳鞋底、谈笑风生的老奶奶,脑海中会浮现出辛弃疾笔下“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温馨画面;望着远方的群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悦耳的鸟鸣,又能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意境相呼应。农耕文化为乡村游增添了独特魅力,同时也在农文旅深度融合中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人们向往乡村淳朴、自然、惬意的生活,不仅喜爱这里的美景与美食,更热衷于探索其中的农耕文化,愿意在此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有些人甚至选择留在乡村,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助力乡村朝着“美丽乡村”的目标大步迈进,让乡村真正成为充满希望、奔赴未来的幸福家园。

作者:远安县文化和旅游局 廖玮雯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