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06:20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长江十年禁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我们要将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长江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母亲河生机活力,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宜昌篇章。
巩固阶段成果,打好禁渔持久战。目前,长江禁渔正处于由“三年强基础”迈向“十年练内功”的关键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实施意见》总体部署,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主管、属地三个责任。推动成立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1+3”工作方案,形成“高位推动、上下齐抓、部门联动、体系完整”的禁捕退捕工作格局,积极推动将长江禁渔纳入河湖长制考核体系。按照《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长江流域禁捕水域垂钓管理的通告》要求,严格执行休禁渔期制度,合理设置禁钓区,有效规范管理禁渔垂钓。
推进生态修复,下好保护先手棋。一是优化完善水生生物资源监测。通过开展禁渔效果评估和完整性指数评价,加强对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人工保护和科学增殖放流,保障好鱼类生存和繁殖的需要;二是加强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修复。通过编制综合治理规划,细化治理底图单元,扎实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四水共治”,保障江河湖基本生态用水,持续保障和优化水生生物生存环境;三是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针对不同物种的濒危程度和致危因素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落实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的拯救行动计划,例如推进中华鲟人工保种基地提档升级,在三峡库区、长江故道等水域建设一批中华鲟接力保种基地,持续推进中华鲟永久保护基地建设。
强化监督执法,用好政策组合拳。一是加大联合执法监管力度。“宜荆荆恩”交叉水域各地签订《长江流域跨界水域“十年禁渔”联合执法合作协议》,半年开展一次跨水域联合执法,开展打击长江非法捕捞为重点的“渔政亮剑”“平安长江”“打非断链”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建立长江治安水域防控体系。统筹在长江宜昌段232公里江段建成全省首个集信息采集、执法指挥、案件办理为一体的智慧渔政监管执法系统,与“雪亮”、“天亮”工程畅联,实现信息共享,数字化赋能提升执法监管效能;三是开展系列警示宣传活动。通过每年向市民推送禁捕短信,制作禁渔动漫短视频在全市公交系统投放等常态化警示宣传活动,最大限度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更好地凝聚长江禁渔工作的合力和共识。
落实渔民安置,唱好保障主旋律。一是加强动态监测帮扶。依托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实名制动态帮扶信息系统,健全包保联系、定期回访等机制,及时更新并掌握退捕渔民的就业状况、技能水平、家庭收入、养老参保等基本情况;二是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对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退捕渔民常态化提供“1131”服务(1次政策宣讲、1次就业指导、3次职业介绍和1次职业培训)。争取各用人单位支持政策,引导企业更多吸纳退捕渔民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对困难渔民开展“一对一”帮扶,规划用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三是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好渔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政策,为渔民建档立卡、分类施策,巩固渔民安置保障成果,持续拓展提升安置保障水平,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大局增添更多动力。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