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护苗经验分享06|宜昌五峰:坚持“三个强化” 筑牢绿色“护苗”屏障

2025-01-15 15:40 来源:宜昌市“扫黄打非”办 编辑:韩露 人阅读

近年来,湖北宜昌五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完善“扫黄打非”长效机制,坚持部门协同、案件查办、宣传引导,筑牢绿色“护苗”屏障,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强化部门协同,织牢“护苗”“安全网”

一是紧盯重点点位。

会同文旅、市场监管、教育、交通、民宗等部门,开展暑期行动、开学季校园周边整治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对辖区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企业、打字复印店、KTV、网吧、点播影院等场所检查全覆盖。组织交通运输、邮政部门对寄递、物流运输等渠道开展专项整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寄递、物流运输安全制度。

二是紧盯关键环节。

联合网信、公安、科技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涉未成年人网络运用和网站平台及重点网络视频、社交平台、网络文学等网站进行专项巡查,发现处置相关有害信息60条次,约谈网站(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主播、自媒体8个。

三是搭建关爱平台。

联合公安局、检察院、人民医院等单位建立“鸽子花”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为未成年人保护和救济提供保障。联合民政局、团县委成立“鸽子花”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设立青少年维权岗,开展未成年维权咨询、普法教育等未成年人保护活动。

图片

强化案件查办,拉好“护苗”“警戒线”

一是严格执法监管。

对涉未成年人淫秽制品、非法儿童绘本、有害网红玩具、问题学习机、低俗玩具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制品开展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整改问题点位36个,收缴下架各类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出版物400余册。

二是保持高压态势。

在刑事案件办理中深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线索,对网吧、KTV等文化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校园周边违规经营等问题进行整治,查办各类涉未成年人相关案件14起。

三是坚持综合治理。

密切关注校园欺凌案(事)件,对承担行政、刑事责任的违法犯罪嫌疑人依法予以行政或刑事处罚,对情节轻微的涉案学生,以教育转化为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图片

强化宣传引导,绘就“护苗”“同心圆”

一是注重活动引领。

以巩固“全国书香城市”建设成果为契机,将传统文化融入“扫黄打非”,举办“茶乡读书节”“土家讲堂”“茶乡领读”“荆楚阅读季·书香校园公益行”名家进校园等活动近500期。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

完善110个村(居)基层站点建设,将“扫黄打非·护苗”融入共同缔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阅读、群众文化文艺活动。举办“护苗+研学”活动,在非遗展示馆建立“护苗工作站”。建立“扫黄打非·新风”文化长廊,设计制作宣传二维码,引导青少年在休闲娱乐中扫码学习“扫黄打非”知识。建设“新风”口袋公园,设计制作“扫黄打非”宣传标识,在儿童、居民认领的绿植上悬挂标识标牌,引导居民参与“护苗”行动。

三是营造浓厚氛围。

通过展板、宣传册、LED电子显示屏、户外大屏幕及广播电视等形式开展相关宣传8000余次。《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走深走实》《湖北多地开展“护苗”宣传活动》等50余篇新闻稿件在全国“扫黄打非”官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学习强国、湖北日报等媒体发布,点击量超过10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