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06:36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连日来,宜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将国家安全理念融入城市肌理,织就全民守护国家安全的防护网。
从三峡工程博物馆的沉浸式科普课堂到截流纪念园的无人机攻防演示,从三峡大学操场上的公开课到穿行城乡的“国安号”公交专线,宣教工作者用科技赋能传统教育模式。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让市民在游园观景、乘车出行间就能收获安全知识。“原来旅游拍照也要注意避开敏感区域,发现可疑情况更要及时上报。”市民张景皓在三峡大坝参观时深有感触。
在产业一线,安全理念同样落地生根。姚家港化工园内,专家们以情景化案例拆解重现风险场景,百余名蓝领工匠通过“化工更美丽、国家更安全”专题讲座,将抽象的法条转化为车间里的操作规范。在城市广场,漫画长廊用通俗笔触勾勒安全图景,乡间院坝的宣讲课堂以方言土话解析典型案例,实现了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市民刘乐章说:“维护国家安全就像守护自家门户,既要提高警惕,更要掌握防范本领。”
今年,猇亭区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被命名为第二批“湖北省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称号,这是宜昌市首个省级宣教基地。猇亭区通过发挥省级基地的优势,积极引导居民群众参观,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不断走深走实。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各地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形成了全域联动、立体多元、声量充沛的宣传教育态势,让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的共识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记者韩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