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11:08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近日,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神经内科通过静脉窦支架植入术,成功为一名饱受搏动性耳鸣及颅高压困扰20年的患者解除病痛。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患者吴阿姨(化名)近20年来长期被颅内“血流声”困扰。白天声音如节奏性跳动,夜间则严重影响睡眠,近期更出现头晕、呕吐症状。经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刘玺昌博士详细问诊及检查,确诊其病因为乙状窦/横窦狭窄。该病症不仅引发搏动性耳鸣,还可能导致特发性颅高压,严重时可诱发静脉窦血栓等并发症。
面对复杂病情,刘玺昌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组织麻醉科、导管室进行术前讨论,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术中,刘玺昌通过精准监测静脉窦不同位置压力,锁定狭窄关键部位,实施“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术”,历时2小时顺利完成。
术后护理团队在钟晓路护士长带领下,制定专属康复计划,患者5天后即达到出院标准。
据刘玺昌介绍,静脉窦支架植入术通过解除血管狭窄,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临床效果显著。他提醒,静脉窦狭窄是导致搏动性耳鸣的常见病因之一,但常被误诊为普通耳鸣。若患者同时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失眠等症状,需警惕颅静脉系统病变可能。长期反复头痛伴波动性耳鸣人群应尽早进行专业评估。
据了解,颅内静脉窦狭窄属于临床关注较少的血管病。近三年,刘玺昌已在宜昌牵头开展“静脉窦支架术”十余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率达100%。
(通讯员高琦、李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