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17:38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因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这一提示瞬间将免密支付背后的安全隐患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
免密支付是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用户在进行支付时无需输入密码或进行其他身份验证操作,即可完成支付。兴起之初,广受大家好评。这种无需手动输入密码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支付时间,也提高了支付效率,尤其在乘坐公交,便利店购物等小额支付时,简化了支付流程,也减少了因输入密码错误或忘记密码带来的不便,使得支付的体验感更好。同时刺激了消费,有助于商家提高销售额,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能从中获利。
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世间万物皆有两面。免密支付在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风险。如果设备丢失或者被盗,就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有些平台,比如淘宝就设置了单笔支付的上限,可是抵不过短时间内的多次盗刷,聚少成多之下,仍然会给消费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有些支付消息可能根本没有设置声音提示,即便设置,如果是白天,还好发现并及时控制阻止,如果是半夜或者凌晨,往往令人难以察觉,等发现的时候,已为时已晚,想要补救,就会比较困难。
对于“免密支付”带来的安全隐患,我们应该谨慎对待,非必要不开通,并且定期检查,经常看看消费账单,一旦发现有不明消费,要及时核实并申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给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对于支付平台来说,不能默认设置“免密支付”,误导消费者,并且应该明确告知使用和取消方式,在醒目位置进行风险提示,并对取消流程进行简化处理。监管部门也要对此重视,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切实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作者: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委宣传部 杨雪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