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重于心 安全文明慎于行

2025-03-31 16:58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漫天清明祭。近日,民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面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优化殡葬服务,推动移风易俗,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绿色、平安的祭扫方式,有效防范和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营造平安祥和、文明有序的祭扫氛围。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它闪耀着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扫墓祭祖的礼仪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地,然而,在追思先人,恪守孝道的同时,选择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对生态环境的温柔守护。

相较于现代文明祭祀方式,焚香、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不可避免的存在火灾风险和环境污染的隐患。由于春季风干物燥,民俗祭祀用火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险情,不仅毁坏森林草地,而且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因此文明环保,绿色低碳的祭奠方式既是顺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变化,文明祭祀、安全祭祀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鲜花祭扫、网络祭奠、撰文纪念、种植纪念树、家庭追思会等新型祭祀方式应运而生。‌北京的天寿陵园推出“时空信箱”,访客可以给逝者写信,信件被装进合金胶囊埋入时间舱或者经AI分析后生成回信,用时光对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把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用绿色文明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让传统的习俗在现代文明的轨道上继续蔓延,也照亮了绿色安全的未来之路。‌

祭扫是一种形式,文明是一种风尚。文明祭祀的精髓在于“心意”而非“形式”,在祭扫活动中,我们要扣紧安全“责任链”,拉紧环保“警戒线”,以文明祭祀回应时代呼声,让追思之旅始终与平安相伴,守护好这片承载思念的青山绿水。

作者:伍家岗鑫鼎社区 周文莉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