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06:47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春潮涌动,路引芳菲。当山川披上新绿,我们沿着5条最美公路出发,在车轮与风景的交织中,感受大自然的呼吸与脉动。夷陵区G348三峡公路两侧的绿水青山,兴山水上公路沿线的水墨意境,宜都“青林谜镇”环线公路、远安北万路和当阳玉双路沿途的田园诗意……每一条路都是一首写给春天的散文诗,铺展着不同的风物画卷。
这些蜿蜒在山水间的公路,不仅是连接城乡的纽带,更是观察地方发展的窗口。它们让深藏的美景走向大众,让沉寂的村落焕发生机,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让我们循着公路的延伸,去发现被春天点亮的风景,去聆听因路而兴的故事,去感受宜昌“路畅业兴、景美民富”的蓬勃气象。
宜都枝城镇架锅山。 记者吴延陵 摄
峡江春色 风光无限
夷陵区G348三峡公路:以地质科普为核心,串联三峡大坝、西陵峡等核心景观,沿途设有多个科普点及观景台,融合自然奇观与三线建设遗迹,兼具交通与旅游功能,是探索三峡地质与人文的黄金线路。
春意渐浓,西陵峡畔林间树梢吐出层层新绿。3月26日,记者从宜昌城区驱车前往G348三峡公路,发现许多游客在沿线观景平台停留,欣赏风光之余,用镜头定格峡江春色。
上午10点许,听风谷观景平台,一队来自河南的老年游客沉浸在取景拍照的乐趣中。“这里气候宜人,风光无限。”领队的退休老人周士玲赞叹道。不多时,道边多出不少挂有渝、粤、闽、晋车牌的私家车,平台上愈发热闹了。
沿路溯江而上,在明月台,来自天津的游客王女士正对着山下的蜿蜒江面取景。江面上,几艘货轮徐徐行进,碧波微漾,群山巍峨,很快,王女士的手机便定格了这一画面。“不愧是西陵峡风光,有一份独特的秀美。”王女士说。
爬上莲沱畔服务区的“探索风车”,游客们的相机、手机不停咔嚓,头顶上,无人机呼呼地响。
中午时分,位于莲沱畔服务区旁的渔舟唱晚民宿内,“90后”老板王磊的手机订餐电话响个不停。“要是周末,每天几十桌游客,还会更忙一些。”王磊说。2024年,王磊的民宿接待游客1万人,营收超过百万元。(记者卞健鑫、谭强明)
夷陵区G348三峡公路沿途风景。 记者付蓓蓓 摄
车行路上 人游画中
兴山水上公路(古昭公路):全长10.9公里,其中4.4公里架于河上,两岸山峦如黛,柑橘桃李争艳,被誉为“路景相融”的山水画卷。
3月24日,兴山水上公路两旁樱花、桃花次第开放,与蓝天、绿水构成一幅绝美画卷。桥上车辆来往穿梭,观景平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书画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自驾游客驻足拍照,感受“车在画中行”的诗意。
水上公路于2015年8月通车,是连接兴山县城古夫至昭君镇的接线路,也是连接宜巴高速的快速通道。为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开山毁林,当地放弃隧道方案,将其中4.4公里架在河上,形成“悬浮”于河道之上的独特景观,被网友誉为最美水上公路。
水上公路的建成极大改善了兴山县的交通条件,使兴山县城至宜巴高速平邑口互通的车程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20分钟。由于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一通车便吸引了众多网友前来体验,如今已成为兴山有名的网红打卡地。该公路还串联起昭君故里、神农架、长江三峡等景点,成为兴山文旅的标志性名片和三峡库区的一张旅游名片。(记者万春风,通讯员乔长姣、杨雪)
兴山水上公路沿途风景。 通讯员赵永生 摄
金色花海 喜迎宾客
远安北万路:起于鸣凤镇北门村,途经旧县镇洪家村、观东村、观西村,一路“花途”,最终抵达洋坪镇万家咀村,全长15.4公里。
3月25日,记者来到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北万路的起点便映入眼帘。这条道路蜿蜒曲折,依山傍水,串联起沿途的村庄,不仅是沿线居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动脉,更承载着致富希望。
阳春三月,2025远安马拉松在这里激情开跑。沿着北万路前行,漫野的油菜花肆意绽放,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宽阔平整的沥青路面,宛如一条飘带,在山水间灵动穿梭。
“现在去县城超便捷,十来分钟就能到。而且路修好后,周边环境变得干净又整洁。”旧县镇洪家村一组村民望天明笑着说道。
北万路的建成,不仅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更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在旧县镇观西村二组,小龙虾养殖是当地的特色产业。自北万路通车后,每到节假日,前来钓小龙虾的游客络绎不绝。洋坪镇万家咀村的瓜果采摘基地同样热闹非凡,基地成立了瓜果种植合作社。如今,草莓、虾稻米、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增长支柱。
北万路宛如一条风景优美的旅游长廊,既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又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记者曾雪彬、通讯员郑婧)
远安北万路沿途的油菜花田。 远安县交通运输局 供图
一路生“花” 百业兴旺
宜都“青林谜镇”环线公路:全长22.5公里,串联橘园、田园、村落与温泉,融合江河山水与文旅产业,是集生态观光与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特色景观带。
3月25日傍晚,记者驱车行驶在位于宜都市高坝洲镇的“青林谜镇”环线公路,行至三峡长颈鹿乐园,只见清江水泛着粼粼波光,几位骑行爱好者正沿着蜿蜒的公路行进。
“风景非常优美,边骑边看,处处都有美景,感觉十分惬意。”郑先生介绍,他已经在这附近骑行5年,见证了周边农村公路从“白”到“黑”,由窄到宽的蜕变。
如今,游客通过环线可进入清江湾旅游度假区、天龙湾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青林谜镇、国家柑橘公园、恒龙湾水上乐园等景点。依托独特山水资源,当地已建设多条旅游线路,带动沿线村民兴办农家乐、民宿等40余家。
“旅游环线把各村道也贯通了,现在不愁客源,每逢节假日还要提前预约。”在陈家岗村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的陈先生说。
22.5公里的环线,途经高坝洲镇和红花套镇的周家河村、大战坡村、青林寺村等7个行政村,一路上山环水绕、田园纵横、山花灿烂。
不只一路生“花”,环线的建成也打通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肠梗阻”。“以青林谜镇环线为核心区域,形成了柑橘、鲟鱼、小水果、文旅、康养五大产业链。”宜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江雪峰说。(记者孙玉敏、陈克新,通讯员周宜、刘奇琛)
宜都“青林谜镇”环线公路沿途风景。 记者 孙玉敏 摄
道路延伸 产业蝶变
当阳玉双路:全长18.3公里,沿线发展红薯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态致富路。
春日的当阳,玉双路如一条玉带蜿蜒在青山绿水间,油菜花海与粉墙黛瓦的农舍相映成趣,车行其间,恍若进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意画卷。
新店村69岁的农民刘德权坐在自家小院里,望着门前繁花簇拥的玉双路,十分惬意。世代居住在此的他清晰记得,这条路曾是田埂边的羊肠小道,如今变成了串联玉泉、双莲等4个村庄的“珍珠链”。
玉双路的蜕变始于2018年,当阳市投资8300万元改扩建断头路,同步挖掘乡村文化,打造一口印、百步梯等18处景观节点。432户民居完成立面改造,“白墙黛瓦”扮靓,观景平台、商业长廊次第铺开,连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桃李、蔷薇。
道路延伸带动产业蝶变。刘德权的20亩地通过“小田并大田”流转给大户种油菜,自己则在红薯合作社当技术员,每年收入10多万元。返乡青年刘小漫投资80万元建起“漫叻啡”咖啡厅,二期烤吧也即将完工。民宿、采摘园、生态农业园沿路铺展,2024年玉双路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
站在玉双路高处远眺,玉泉山、当阳城清晰可见。这条高颜值公路,正载着村民的幸福与期盼,蜿蜒向远方。(记者张锴、通讯员肖梦涵)
当阳玉双路沿线风光。 记者张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