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10:26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随着中医养生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传统智慧与现代商业的碰撞,让披着中医文化外衣的“养生玄学”疯狂生长:薏仁粉被包装成“祛湿抗癌”的“神药”,红枣膏摇身变为“包治百病”的奇迹,杏仁七白粉更被吹嘘为“美白养颜”的特效品。更有甚者打着“中医世家”“宫廷秘方”旗号售卖高价保健品,声称能“包治百病”“逆转衰老”。夸张的宣传、洗脑的带货和玄虚的营销话术,让消费者晕头转向。千年中医智慧正沦为收割智商税的工具。
中式养生骗局危害不止于钱财损失,过度养生可能导致肝肾损伤,更有因盲目服用“自制丸散”导致重金属中毒的案例。破解这场骗局需要构建多维治理体系:相关部门应以“传统医学+现代标准”重塑行业规范,建立成分溯源系统,对“秘方”“古法”等宣传实施备案审查。消费者需保持理性,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进“小作坊”,不买“三无品”,不信“速效药”。遇骗应及时投诉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真正的养生不在追捧天价秘方,而在顺应四时起居,践行“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当晨练人群演绎八段锦的刚柔并济时,他们手机里存的不再是带货链接,而是官方认证的养生指南。这场祛魅之旅终将证明,守护传统医学的纯粹性,远比追逐商业化的养生幻象更有价值。正如《黄帝内经》开篇所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才是养生之道的真谛。
作者:夷陵“10观点”杜三钢 王彦翔 孔睿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