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09:4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水陆分运化肥,管网带动各厂。2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的湖北三宁公司,看到的尽是原材料购进、成品售出的繁忙景象。
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李沛说,蛇年春节,是公司改制后第32个不停产的春节,10多个二级公司40多个生产单元保持着满负荷生产,7000多名职工轮流坚守岗位,创下了日均产能逾5000万元的“开门红”业绩。
近5年,三宁公司马不停蹄新上了3个平均投资过百亿元的绿色化工新材料项目,推动企业在不懈转型中进入了全新赛道。去年,公司营收超过160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是枝江市生产制造业的“头羊”和姚家港化工园的“链长”企业。
公司工会主席向超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三宁红”成为一道风景,身着红色工装的职工往返企业与城乡,用倒班作业保持了设备满弓运行。不仅如此,公司管理层也没有休假,每天都在为一线员工送节日餐、发“压岁钱(答题抽奖)”。
2月5日,不在生产序列、从全国各地回家过年的400名销售铁军,齐聚三宁公司总部集体宣誓出征,让三宁公司实现了全员复工。
三宁专用码头,船满港埠;肥料冬储仓库,车排长龙;铁路专线货场,铁臂挥舞。三宁公司副总经理毛国斌满脸写着兴奋,“1月1日至2月5日,公司向全国各地输送春耕备耕用肥70万吨,精细化工产品的订单排到了6月中旬。”
在去年8月启动试生产、年底步入正常生产的己内酰胺项目纺丝车间,记者看到集合全球先进设备和工艺的流水线上,生产从清板、落筒到丝饼运输、裹膜、入库,全部工序实现自动化作业,工人们只需按5G工厂中央控制室下达的指令进行特定环节的操作。
李沛介绍,这里的单根纺丝长达80万米,全部原材料均由公司自有产品耦合共生。随着市场机遇重现,今年公司己内酰胺产能预计达到80万吨,将占全国产能的6%以上。
与己内酰胺项目一路之隔,是三宁公司投资85亿元新上的年产30万吨精制磷酸项目。工地上的钢骨架构,每天都在拔节长高。在三宁万吨氨醇库前,等待灌装产品的重载汽车排着长队。生产繁忙、购销两旺的场景,是三宁公司新的一年起步如虹、气贯长虹的硬支撑。
在姚家港化工园,喜上眉梢的绝不止三宁人。枝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克松笑逐颜开:“得益于三宁公司蒸汽一根管、流质原料数根管春节期间不‘打烊’,带动了园区近30家下游企业春节不停产,140家企业在2月8日实现了全部复工复产。”(记者张明文,通讯员郑子贤、毛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