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 11:44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省两会的胜利召开,为宜昌的发展锚定了新方向、擘画了新蓝图。省委赋予了宜昌“打造成为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三个重要”的新定位,提出了“六个奋勇争先”的新要求,为宜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宜昌两会则立足本地实际,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干字当头、实字托底,推动城市能级、发展质效和城市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实现整体提升。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要在产业改革方面动真碰硬。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压力,新兴产业亟待培育壮大,宜昌迎难而上,积极推动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昔日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工企业逐步实现凤凰涅槃,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同时,大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发展新增长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宜昌在民生领域改革中同样动真碰硬。教育方面,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优化学校布局,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增加学位供给,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医疗改革持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完善,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更多地区,让群众看病更便捷、更高效。养老服务不断升级,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选择,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昌的宝贵财富,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宜昌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在生态环境改革上动真碰硬。加强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岸线复绿等专项行动,让长江岸线重焕生机。推进磷矿开采综合治理,严格控制磷矿开采规模,加强矿区生态修复,守护好绿水青山。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宜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勇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改革合力。
展望未来,宜昌将继续保持动真碰硬的改革精神,在新的征程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以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以创新塑造竞争新优势,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宜昌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宜人天空”网评团队、夷陵区分乡镇人民政府 刘斐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