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努力打造成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 ——深入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②

2025-01-23 10:51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熊鹏 人阅读

宜昌发展底蕴深厚、优势突出,拥有享誉中外的三峡明珠,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大政治责任。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称赞三峡工程、肯定化工转型、看望坝区群众,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立下规矩、划定红线,对新时代改革发展提出重要要求、寄予殷切期望。全市上下牢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步伐坚定、成效明显。

省两会期间,省委肯定宜昌“是长江大保护的生态标杆”,赋予了宜昌“打造成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的新定位,明确要求宜昌“在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上奋勇争先”,为宜昌跨越提升、出新出彩注入了强劲动能。我们要知责担责、知重负重,切实把省委对宜昌的新定位、新要求落到实处。

推进整体提升,是打造成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窗口必须回答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这些年的实践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和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协同共进。

绿色低碳转型,是打造成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窗口必须把握的主题。2023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双碳引领”发展战略,迈出了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的坚实步伐。对照新定位、新要求,还需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下更大功夫。要抓好磷矿产业绿色循环发展,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迈进,加快发展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等优势主导产业,前瞻布局低空经济、黑磷材料等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电力算力”之都,不断提高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坚持守正创新,是打造成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窗口必须坚守的原则。近年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奋斗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新定位、落实新要求,必须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把探索出来的经验做法深化下去,始终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之以恒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