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见证法治与生态共融

2024-11-05 09:34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村头巷尾皆闻法,明镜高悬照真相;愿此情此景常在,护佑家国安康。近日,“好评宜昌第五季采风活动暨“宜人天空创作分享会走进法院系统,来自宜昌各地的网评员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索网络评论与宜昌法治建设的积极融合,亲身体验了宜昌“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建设成果。

司法与生态共生,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在“枫桥经验”的指引下,许多基层法庭正逐步转变为多元化纠纷解决的中心。洋坪人民法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通过“四合一”模式整合了民事、刑事、行政与执行职能,提高了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效率,还特别注重环境资源保护。洋坪人民法庭不仅是司法公正的守护者,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2023年以来,该法庭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方面,展现了卓越的创新力和执行力,特别是在环境资源审判领域的探索,为全国基层法庭树立了典范。

普法教育深入人心,共建法治社会。普法教育是法治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枫桥经验”强调的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这同样适用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各地基层法庭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墙、巡回审判公开庭审等,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民众的法治意识,还增强了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洋坪法庭结合重要环资节点深入基层开展的环境资源普法活动,以及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巡回审判公开庭审,更是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设施完善,打造高效便民服务体系。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各地基层法庭在硬件设施和服务流程上不断进行优化。除了先进的安检区域、功能齐全的诉服中心、现代化的审判庭和舒适的调解室外,一些法庭还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如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庭审安排,方便当事人了解案件动态;在线调解平台则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纠纷解决渠道。这些贴心的设计和服务,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为民的理念。

“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不仅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基层法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洋坪人民法庭到全国各地的基层法庭,它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枫桥经验”,在司法公正、生态文明建设、普法教育等多个领域不断探索,努力书写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新篇章。

作者:远安县嫘祖镇人民政府 彭果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