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1 15:45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韩露 人阅读
熠熠生辉的散文美学“瑰宝”——读陈胜乐新著《中国散文美学综论》有感
周小霞
近日,幸得一本好书《中国散文美学综论》,这是当代文艺理论家陈胜乐先生的新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五十四章,近四十万字,是一本当前颇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散文理论专著。
陈胜乐专著散文理论研究四十余年,被誉为中国“散文美学的拓荒者”和散文理论的举旗人。爱好文学的我,读完此书实在不忍释卷,准备再次细读此书。作者从枯燥浩繁的历史中,萃取出了一粒粒“珍珠”,串成熠熠生辉的理论“瑰宝”,让我吮吸千年文脉,浸润理论精华,帮助我打开灵感的“水龙头”,真让我如获至宝。
该书是从中国两千年历史长河中萃取的散文美学精华。《中国散文美学综论》共分绪论、史论、本论、策论、申论、律论、派论和政论共八大部分。该书从先秦诸子散文美学的发轫说起,细梳秦汉散文的发展、魏晋南北朝的充实、隋唐五代散文、宋朝的新古文运动,明清各种流派,宋元明清散文,“五四”散文小品文及现当代散文,溯两千年散文之根,探寻散文美学之源,历史叙写翔实得当,梳理得透彻分明,是一座恢弘的“散文美学工程”。
这项枯燥至极的工程,其实是非常繁芜的,由于古典文字记载很多资料缺项,难以查证补漏,归集也极为困难。作者历时数年,查阅数千部文献,参考古今中外文献一百多部,很多论据还是深奥难懂的古文字中“拣”出来的,其艰辛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想必这近四十万字的理论专著,应该是作者的宵旰攻苦之作。
该书客观公正地梳理散文美学历史,站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高度,融古今中外散文于一体,既高屋建瓴,又统揽全局。无论是散文美学的本体论,还是散文语言的结构艺术、散文的前途与未来、古代散文的“载道论”、创作的“真实论”“意境”的审美论、“空白”审美、悲剧表现、游记审美以及空间思维、结构审美、风格审美、情感审美、识见修养、类别修养等,都一一深入探寻,从而构成了全书严密的美学理论体系。
该书还对各时期散文进行了“入微”解读。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到鲁迅的“匕首”;从《尚书》到杨朔的《东方第一枝》......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做到了内涵丰富、公正客观,观点超越前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肯定,这是为学术者最不容易做到的地方。
该书还系统科学梳理了中国散文史上颇具影响的重要人物、事件和代表作品,对很多流派的产生和意义,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审视和论述,对“公安三袁”等流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作用,做出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了全书系统的美学理论体系,以及科学的审美观,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润特质和自信品格。
该书还有一个显著的作用,就是给广大读者“解惑授业”,给作者打开创作灵感的“水龙头”。比如“律论”部分,详细分析了散文新闻性、叙事方式、世俗化、虚虚实实、鉴味“新散文”、女性散文写作和随笔的写作要诀 ,对如何寻找灵感、如何新意立意、如何锤炼语言,都给出了详细的“创作概要”和解决方法。书中很多精彩篇章,是解决当下散文各种疑难问题、打通创作“瓶颈”、启迪创作思路的“良方”,具有“立竿见影”的指导作用。对散文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该书还对散文创作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派论”中的论散文流派、论文化散文、论哲理散文、论幽默散文等篇章,哲理深厚又通俗易懂,可视为全书的核心篇章,全书系统的理论阐述,弥补了散文研究中的某些缺失。
我非常赞同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李建华通读此书后,写下的中肯评语:“《中国散文美学综论》是一部当代散文理论系统建构的专著、一部科学梳理和厘析中国散文理论历史的专著、一部坚持问题意识,直面当下散文创作问题,破解当下散文创作难题的专著,是中国当代散文理论研究的新收获。”
作者系长阳人,毕业于武大中文系,从事《三峡文学》期刊编辑工作和专事散文美学理论研究数十年。本书是作者从两千多年浩瀚的历史中萃取出的“美学珍珠”,是他奉献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一定会以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亮散文天空和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