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 11:31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郭晓晖
湖北民族大学智绘童梦团队的志愿者和暑托班孩子们合影。
7月9日,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暑托班开班了。
一大早,8岁的袁俊宁牵着5岁贺一的手来签到,还没走进教室,就被签到板上的卡通人物和走廊里的气球吸引住了。
“这个暑托班连续开了四年了,关键是离家近。”“孩子们在这里挺开心,我们也省心。”袁俊宁和贺一的父母都在峡州大道项目部工作,暑期送孩子来这里,工作带娃两不误。
7月9日,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暑托班开班,孩子们早早来到教室,准备迎接充实而快乐的假期学习生活。
暑托班大学生志愿者在课堂上和孩子们认真交流。
白洋镇善溪冲村委会党支部书记赵波介绍:“善溪冲村‘一村跨两园’,今年的暑托班吸收了白洋工业园、五峰民族工业园不少双职工的孩子,镇里11个村的部分村民也把孩子送来了。”
正在教室忙碌的张竞璇是湖北民族大学大三的学生,同时,她也是智绘童梦团队的牵头负责人。
课间操时间,孩子们跟着节拍起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活力。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孩子们准备回家。
“今年我们团队的‘锦智蓝图 童梦文脉’项目进入了学校的公益实践十强,核心的内容就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有特别的呈现效果。我是善溪冲村的孩子,便想着把这个内容带回村里暑托班的课堂。”张竞璇说。
8点半,第一堂课开始了。第一个内容“做漆扇”就让课堂一时“失控”,大孩子、小孩子都争着练手,大学生老师们让孩子们排好队,手把手地教,看着木扇在水桶中旋转后,扇面上出现不一样的画面时,现场更加“失控”了。
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孩子作业。
孩子们学习做漆扇。
远离电子产品,孩子们一起快乐玩游戏。
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体验隔空转动“中国纹样万花筒”。
“中国纹样万花筒”开始了。张竞璇拉着学生李梦菲站在摄像头前,让她慢慢挥动掌心,更容易被摄像头捕捉到,经过电脑中基于scratch编程技术的模块支持,手的动作与屏幕上万花筒变幻的节奏同步,呈现出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图案。
“哇!”台下的孩子们坐不住了,都想凑上前看个仔细,摄像头却因此而无法准确捕捉动态画面,老师们又紧急清场,让演示得以顺利进行……
“暑托期间,除了辅导暑假作业、课外阅读、运动实践外,我们还准备了更多有趣的课程,孩子们的惊喜会一直在线。”张竞璇说。(记者严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