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08:20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7月4日,平安驾校年轻学员正在模拟驾驶舱上练车。 记者陈飞 摄
暑期来临,随着学生练车大军的涌入,宜昌市机动车驾考人数攀升。为应对学生“驾考热”,从7月1日开始至9月底,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将会针对驾考科目二、科目三的考试,每天增加700人的考试名额。除此之外,今年宜昌驾考还有哪些新变化?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智慧学车受年轻人欢迎
“盘子(方向盘)回晚了!”7月4日,在平安驾校中心站智慧门店,一台台模拟驾驶舱一字排开,平安智慧驾校教练主管付晨在旁边提醒驾考学员王辰阳。从屏幕上看到的是还原度较高的考场实景,他小心地旋转方向盘,一有违规操作,马上有语音提醒错误点,最后还能通过视频回放操作过程。
记者点击模拟驾驶舱的屏幕,从基础练习到科目二科目三都可以选择练习。“点火开关、手刹、挂挡,安全带,模拟驾驶舱系统和驾校的户外场地是一样的。”付晨介绍,系统除了及时提醒学员错误外,还会记录学员模拟驾车的数据。教练可根据数据分析学员学车的“弱点”,有针对性地指导。
“模拟驾驶舱有视频讲解,然后每个考点都能反复练习。”王辰阳高考完就来练车了。他说,在App上预约模拟驾驶舱练车挺方便,模拟驾驶舱界面很友好,像玩游戏一样通关。科目二已经在模拟驾驶舱系统通过考试,现在集中练习科目三,成绩合格后,就可以到练车场练真车了。
付晨告诉记者,不少人对驾校模拟驾驶舱有个误会,其实是模拟驾驶和真车驾驶相结合。模拟驾驶舱是为了让学员形成驾驶记忆、熟悉考场环境,查缺补漏。
“模拟驾驶舱很受年轻学员欢迎。”该店副主任龚玲娜介绍,今年3月,他们引入20台模拟驾驶舱。近期,许多家长带孩子来咨询、体验、报名智慧学车。
学车需打卡完成学时
记者了解到,从7月1日起,我市驾考学车规则也有了重大变化,正在实行“两网对接”,也称“学时对接”。“两网对接”是指准备考驾照的学员在驾校的培训记录通过安装在教练车上的计时系统实时上传到“省交通监管平台”,再通过“省交通监管平台”上传到“省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学员每个科目需达到《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后才能通过“交管12123”预约考试。
“两网对接”开始时间为2024年6月30日24时。6月30日24时以后申请参加驾驶证考试的学员,其培训学时必须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才能约考。在2024年6月30日24时前已由公安交警部门受理的学员仍按原有考试方式进行,不受新实行的“两网对接”政策影响。对驾考学员而言,意味着每次上车训练时要按计时培训的要求签到、签退等规范流程操作,避免出现无效学时,影响约考。
“以小型机动车C1为例,《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为62学时(每学时为60分钟,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其中科目一12学时、科目二16学时、科目三24学时、科目四10学时。”宜昌畅安驾校总经理梁树祥告诉记者,目前计时培训的费用标准还在等待相关部门出台细则。
预约“联考”要靠“硬实力”
半天时间考过科目二科目三,驾考联考机制可以帮驾考学员节省考试时间,避免来回奔波,是很贴心的便民措施。在宜昌吉顺驾校,一位学员通过“联考”实现了当天拿证。“联考机制更适合上班族等人群。机制固然是好,但也需要‘硬实力’支撑。”该校总教练黄代春告诉记者,首位通过“联考”拿证的学员正是她培训的,该学员领悟力强,驾驶技术练得娴熟,但也差一点败在最后的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上。她建议,驾考学员不要好高骛远,平常各个科目要熟练掌握,练习的时候做到100%合格,到了考场才能真正发挥出平常训练的水平,做到“一把过”。(记者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