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连通八县市 联动宜荆荆——宜昌城际公交十年转运近亿旅客

2024-06-27 08:34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6月26日,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内,乘客搭乘城际公交前往县市。记者林潇 摄

6月26日,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乘客准备乘坐宜昌至兴山的808路城际公交。记者林潇 摄

6月26日,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内,806、807等城际公交准备发车。记者林潇 摄

2014年6月,第一条城际公交宜昌至兴山808路开通,十年间市域全覆盖,并完成100台城际公交车辆的电动化升级。

从2020年6月开通至今,车型主要为商务车的宜昌城际快车已扩展至5条线路,满足定制化出行需求。 (图片由宜昌市交运集团客运有限公司 提供)

“高铁开通后,那两年生意一下子就冷清了。”坐在店外的李阿姨时不时起身递出两瓶冷饮,这个在宜昌长途汽车客运站一旁的小副食店已经营了30多年。

提到东山大道的长途汽车站,宜昌人习惯加个“老”字,那些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的岁月,人们印象深刻。

缘于高铁时代来临,客运从主角切换到配角,大数据时代网约车、私家车异军突起,乘客需求不断提升,客运转型破局,剥离长途业务,对接公铁打通城乡,城际公交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这些年,城际公交开了之后,人气好转,生意也好了些。”李阿姨笑着说。

十年来,宜昌市域8条城际公交全覆盖,升级版城际快车陆续开通,真正实现县市2小时交通圈,城乡居民沟通交流更便利,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效果更明显。

城际公交开通 破局高铁时代

6月18日,走进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发站台,旅客正在等待上车。

“坐808十年了。”贺先生在城区工作,两个月便会坐车回一趟兴山,相比自驾,他更愿意乘车,更省心成本也低。

站在发站台,宜昌市交运集团客运有限公司客运一分公司经理龙宇华的思绪回到十年前的那个夏天。

面对宜昌高铁时代的到来,宜(昌)万(州)铁路、(武)汉宜(昌)铁路相继建成通车。

汉宜动车开通,运行时长从四个多小时缩短至两个多小时,与此同时,曾经那些年风头无两的汉光大巴车的客运量减半,从高峰时的年700多万人次到断崖式“腰斩”。

如何在轨道交通冲击下求生存?公铁对接、城乡连接成为探索方向。

“城际公交开行前,市域内各条线路运营主要是车队联合运行,造成旅客出行成本高、体验差,引发‘黑车’猖獗,品牌亟需重塑。”龙宇华说,在区域客运一体化政策指引下,区域客运企业并购重组和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完成,2014年6月6日,第一条城际公交——宜昌至兴山808路开通,这也是鄂西地区第一条城际公交。

从16座的燃油依维柯,焕然一新成大容量豪华客车,大容量、低票价、高密度、公交化。开通一周内,单日运送旅客由开通前的平均300人/天,激增至平均2000人/天,高峰时段旅客日发送量攀升至3000人。客运秩序也随之全面改善,多年的“黑车”困扰逐步化解。

宜都、长阳、五峰陆续开通,2015年起,“城际公交”连续5年被写入《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民生工程,发展再度提速。

随着2018年宜昌至当阳城际公交的开通,城际公交实现宜昌市域全覆盖,290余台全新豪华大巴车、300余名驾驶员活跃在城乡道路上。

至此,一城三市五县若比邻。截至目前,累计旅客转运量达近亿人次,在原有客运班线的基础上票价整体平均下降30%以上,累计为旅客节省出行成本六千多万元。

同时,松滋至荆州线路成功复制,由宜昌交运松滋有限公司和荆州先行集团联合运营的908路、909路荆松城际公交正式开通,宜昌至松滋城际公交相继开通,让城际公交走出宜昌,成为覆盖鄂西、联动“宜荆荆”都市圈的连接线。

“数智”赋能升级 满足个性需求

6月18日11时,乘客覃女士在长阳广场附近打开手机小程序打车,“呼叫”至宜昌城区的宜昌交运新推出的城际快车出行产品。

“要赶着两点开会,越早越好。”覃女士选择了上车点及下车点,随即付款。

“喂,您好,我是宜昌交运城际快车的驾驶员。您的位置准确吗?”而另一头,驾驶员柳振东接到推送订单,与覃女士取得联系。

11时10分,覃女士上车,12时左右抵达宜昌城区万达广场附近。返程途中,她形容道:“城际公交如果像公交车,城际快车就像出租车,人少舒适度高,25块钱还是很划算。”

2020年6月28日,宜昌至五峰城际快车开通,15台9座商务车上线。去年下半年,宜昌至长阳、宜都城际快车也随之相继开通。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城际快车累计发送旅客破10万人次。

从高铁时代到大数据时代,乘客的需求随之提升,私家车、网约车成为竞争对手。“现在正打造电动化、定制化、信息化的城际公交2.0升级版,目前,城际公交纯电车占比已接近一半。走定制化路线的城际快车,则是大小车互补既满足大众又兼顾小众。”龙宇华介绍道。

走进车站的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上轮播显示着大数据监控中心和实时监控平台。

“大数据支撑着城际快车诞生,让城际公交运行更便捷更安全。”宜昌交运集团客运有限公司信息技术处副经理吴姝明说,大数据中心通过分析数据,自动生成饼状、折线和柱状等图表,了解用户画像,根据需求做出调整,实现精准把控,并分析发展趋势,城际快车也是因此而生。”

“疲劳驾驶提醒,请注意。”说话间,实时监控平台弹出语音提醒,并同时通过车载设备向该车驾驶员喊话提醒,红框上画面显示驾驶员正在挠头打哈欠。

实时监控平台即全省首用且是自主研发的主动预警系统,是将车辆4G监控全覆盖和后台智能识别系统相结合。

“这是个很聪明的系统。”吴姝明解释道,“系统会不断学习,自动抓取提高人脸识别精准度。就像打哈欠和张嘴怎么辨别,一个人打哈欠不具代表性,系统就会不停收集更多人打哈欠的样本,看得多了精度就越来越高了。包括疲劳、抽烟、接打电话、分神等等面部变化都可以识别,自动捕捉,自动推送语音提醒。”

据统计,公司查处违规行为从2019年月均300条下降至2023年月均14条。

吴姝明介绍,今年下半年,正在打造的“云上车站”即将面世,届时乘客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掌握车辆行驶位置,站外选点乘车购票等等。

城乡融合一体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坐808去朝天吼有站点,很方便。”6月16日8时,在车站发站台,来自武汉的在读研究生小王和小李趁着假日准备去朝天吼漂流。

宜昌交运集团客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站长吴晶晶介绍,为了方便前往朝天吼漂流的旅客中转换乘,尤其是漂流结束后返程,兴山城际公交808路增设高岚站,步行至朝天吼漂流景区大门口不到5分钟。

“高岚站上下车位置原本在高速路口,是为了乘客特意调整,在朝天吼景区门口租赁了一个岗亭,将站点移到此处。”吴晶晶说,车辆则因此需要上下高速,增加运输里程3公里。

岗亭作为临时售票服务窗口,安排了工作人员现场售票,方便旅客乘车,同时高峰时间等候返程旅客较多,也会随时调配加班运力。

今年端午节3天假期,808城际公交运送朝天吼漂流旅客接近600人。去年漂流季,808城际公交运送朝天吼漂流旅客突破1万人,7、8月高峰期,单日运送旅客接近1000人。

发站台另一侧,市民赵先生背着大包匆匆赶到发站台,才乘坐五峰城际公交抵达的他,打算无缝衔接坐回秭归的城际公交。

赵先生在城区从事工程维修工作,公司地点在西陵区,但他经常奔波于各个县市作业,休息则回秭归家中,城际公交成了他必不可少的出行交通工具。

“现在公共交通发达,去县市工作也就方便了,家门口就业范围更大了。”赵先生笑着说。

“行有所乘,客行其便。”宜昌交运集团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方雄说,城际公交致力于让两地市民的活动半径更大,就业、旅游、就医等等来往更便捷。

6月17日8时,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前的公交车站点,一辆五峰至宜昌城际快车靠站停车下客,不同的是,这班车上都是前往医院看病的乘客。“8时到医院正合适,不耽误检查时间。以前到的晚了,一等结果,一天看不完,又得跑一趟。”覃女士说。

今年5月21日,为了满足乘客就医需求,五峰至宜昌城际快车开通健康专线,将发车时间提前半小时,6时10分发车,8时便能抵达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开通一个月来,运送乘客百余人次。

曾经,鄂西地区城乡交流不畅,如今,城际公交让县域融入宜昌主城2小时城市圈,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推进了鄂西地区城乡客运一体化,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宜昌高质量发展“先行力量”。

现场探访  “驾驶员就是要把乘客安全送达”

6月17日7时,宜昌至当阳城际公交806路驾驶员杨明月背着行李从家里来到车站,因为是两地轮值,每个月一半时间都在宿舍居住。

“今天我的第一班是8:20。当班驾驶员都会提前至少一个小时到岗,有事要做。”杨明月说。

杨明月将工作证插进汽车登录成功后,开始检查安全带、灭火器、安全锤,接着下车绕一圈,电瓶桩子、轮胎气压、螺栓、水位、机油尺、风扇、皮尺一一检查到位。跟着弯下腰,查看地上有没有漏油、漏水。随后上车启动汽车驶入车站的安全检测中心,再次检查车况才能出车。

检票前,杨明月坐到进站口的智能体检设备前,人脸识别身份后,监测血压、心率,进行酒精测试,合格后才能上车。

杨明月的车钥匙上挂着女儿最喜欢的小熊布偶,“驾驶员心态很重要,不开斗气车,时刻提醒我安全第一。”

沿途站点提醒乘客下车,耐心解答疑问。抵达目的地后,引导乘客下车、交接快件,再次检查车辆、打扫卫生。匆匆喝水、上厕所后,25分钟后又将开始返程。

像这样一个单边大概要2个小时,每天要进行4次。

出生于1981年的杨明月,称一句老司机也并不为过,部队上就在汽车连,转业后来到车站,驾龄已有12年。

这12年,城际公交从无到有,车在变、路在变,很多东西都在变,但对于杨明月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变,“驾驶员就是要把乘客安全送达。”(记者杨雪、通讯员 姚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