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总有一种温暖 让我们难以忘怀 ——宜昌“出租车免费接送高考生”二十年回眸

2024-06-11 11:02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2014年第10届爱心送考。

2010年第6届爱心送考。

2009年第5届爱心送考。

2005年第1届爱心送考。

2015年第11届爱心送考。

2017年第13届爱心送考。

2024年第20届爱心送考。 记者王昌明 摄

高考,孩子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时刻,牵动天下父母心的焦点事件,备受全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每年此时,为高考学生出一份力,为社会献一份爱,都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美好心愿。

宜昌是一座大爱之城、“来电之城”。20年来,在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三峡日报、宜昌人民广播电台)等市级媒体的积极倡导下,市交通运输、教育、公安等多部门通力合作,累计出动6800多台出租车,免费为5万多名需要帮助的高考生接考、送考,创造了宜昌大爱接力的“连续剧”。

如今,随着交通出行越来越便捷,私家车送考、学校自行组织送考车辆越来越普及,需要“一对一”爱心送考的考生渐渐少了。但是,“只要考生有需要,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为了这两三天,不知有多少人在幕后默默酝酿,默默洒下汗水,默默承受委屈。而今,这爱心接力的动人一幕再次落下,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除了怀念,还应有珍惜。

高考中最亮丽的风景

每年高考期间,总有一群人、一些车等候在通往考场的各个路口,他们不是考生,却比考生起得更早,像是去赶赴一个期待已久的约定。

今年城区9773人参加高考,考点分布在7个学校。6月7日一大早,73名“的哥”“的姐”严阵以待,他们用爱心铺就一条通畅、安全、温暖的绿色通道,帮助考生安全、快捷、准时抵达考场。

“考点到了,注意带好相关证件,加油!”这声叮咛穿越时空的隧道,萦绕耳畔——

回望,20年“爱心送考”如歌如梦,诉说无尽的温暖和期望。

遥记2005年6月7日,宜昌城区街头爱心涌动,320辆挡风玻璃统一张贴着“免费接送高考学生专车”醒目标志的出租车,来回穿梭免费接送高考学生赴考。当时,这一爱心行动,为湖北省内首创。

首届爱心送考由市出租车工会联合会、三峡日报(原宜昌日报)、市客运管理处和宜昌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发起,目的是帮助家庭贫困、父母下岗和住处偏远的高考学生顺利完成高考。活动报名电话公布后,全市共有320辆出租车主自愿报名,155名符合条件的考生预约登记。经过精心安排,95辆出租车与155名考生结成接送“对子”,其余出租车分布到7个高考考点,为临时需要用车的考生提供服务。

这是当时宜昌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开展这种独特的服务活动,成为当年高考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感动了整个宜昌城。时任省委副书记陈训秋称赞宜昌的这项活动在全省首创,为人民群众办了一件实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体现了宜昌服务行业的精神风貌。

此后,每年6月,这一爱心行动都会如期举办,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纷纷加入爱心送考队伍。到2007年第三届的时候,报名参与接送的车辆就超过了500台,预约“一对一”接送的考生达302人。

高考期间,每天清晨6时许,当许多市民还沉浸在睡梦中时,“爱心送考”专车便开始穿梭于城区大街小巷,像接送自己的亲人一样准时抵达事先预约考生的家门口。许多出租车司机在接送了指定考生后,又主动接送其他考生,争分夺秒地奔忙,分文不取。

爱心送考的“元老”之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华君告诉记者,出租车免费接送高考生是当年出租车行业“天大的事”,大家并没有把爱心送考当作一种负担。每年高考前夕,大多数出租车司机都会踊跃报名,但由于需要接送的考生数量有限,公司只能优中选优、筛了又筛,有的连续报名5年还没被选上,感觉格外遗憾。

连续多年,免费接送高考生的爱心出租车都是爱心人士参与最多的公益活动,也是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品牌活动。

如今,随着时代进步,需要免费接送的高考生少了,但对于出租车行业来说,爱心犹在,情怀犹在。

今年的启动仪式上,一路走过20年的13个“老朋友”再聚首,大家不禁感慨,当年第一次送考的时候,大家20多岁,正值青春年华。如今虽然头发白了、皱纹多了,但送考的初心没有变,向善向好的情结没有变。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我享受,就是满满当当的收获。”杨率说。

一路播撒和传递爱心

“相信自己,加油!”6月9日7点,王华君准时把考生朱理明送到宜昌一中考点,临别时,他专门拍了拍考生的肩膀,并对他竖起大拇指,鼓励他最后一天好好发挥,争取圆满收官。

爱心送考20年,王华君从未缺席。今年高考恰逢端午,作为“宜昌各界优秀代表之一”,王华君格外忙碌。“再忙,也不能耽误我接送考生。”高考三天,王华君每天早上都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将考生顺利送达考点。

回顾20年的送考路,王华君格外感慨。他打开手机,拨通了一个名叫胡斌的电话。电话那头传出声音:“王叔叔,今年像我一样幸运的考生是谁呢?”

胡斌是王华君2017年在爱心送考中接送的考生,家住点军红旗电缆厂,当年如果没有出租车爱心接送,家庭困难的他5点钟就要起床,然后坐父亲的摩托车到夷陵长江大桥桥头的公汽站,再乘坐公汽赶到夷陵中学考点。

“考试前一天接到王叔叔的电话,我们一家人都很惊喜。”当年,胡斌所就读的高中将他的信息发给爱心送考主办方,由王华君负责“一对一”接送他。考前,王华君到胡斌家踩点时,孩子不在。晚上听父母说接送自己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孩子当时格外激动,专门给王华君打电话表示想见一面,两人相谈甚欢。

那年高考,胡斌超常发挥,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后来每年都会给王华君打电话汇报学习情况。今年,他已经研究生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我参加工作后,也要做王叔叔一样的人!”胡斌表示。

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雷锋车队”队长杨率20年接送了数十名考生。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接送一名因骨折行动不便的考生到葛洲坝中学赶考,高考结束后,他收到了这名考生和家长的短信致谢,“这更加坚定了我坚持参加爱心送考的信念。”

邓小飞是宜昌预备役军人示范车队队长,每年他都主动接送距离最远的考生。7年前,邓小飞接送一名家住点军土城乡农村的考生,由于路途较远,邓小飞清晨5点多就要从城区出发,接到考生后再送到老宜昌一中考点。最后一天考完后,他把考生安全送到家,下车时,考生给了他一个大苹果。“那个苹果特别甜,至今我还记得那个味。”邓小飞笑言。

爱心是会传递的,善意是会扩散的。在“爱心送考”车队的带动下,每年都有新的出租车加入其中,为考生的梦想保驾护航。乔波就是今年新加入的车主,他表示,每年高考期间,一辆辆爱心送考出租车汇成宜昌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十分温暖。“今年,我也成为这道风景中的一员了。”

“90后” 宋扬告诉记者,十多年前,他就是乘坐“爱心送考”出租车走上考场,如今,他也将全力以赴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后视镜中,少年们意气风发,方向盘上,司机们双手紧握。车顶上,那耀眼夺目的红色标识,犹如一个个跳动的悦耳音符,一路播撒和传递爱心,既是街上流动的风景线,更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责任与担当可抵岁月漫长

“接到考生了没有?”“路上稳当点!”“服务一定细心、再细心……”高考期间,每天清晨7点,市交运集团出租车公司就开始忙碌,工作人员逐个给参加爱心送考的司机打电话,询问与考生对接情况,叮嘱服务细节。

“20年来,年年如此!”市道路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工作人员说,“确保每一个考生不能因为我们的任何一点疏忽而影响了考试。”

每年高考前夕,主办单位都会聚在一起,从方案制定到组织学生报名,从划定绿色通道到调配出租车辆,从组织“一对一”结对到张贴送考标识,从明确考点现场负责人到如何处理应急情况等,各方积极为爱心送考建言献策,共同演绎“护考大合唱”。

作为最早发起活动倡议的主办单位之一,市交通运输局不论是最初的市客管处,还是后来的运管局,再到如今的道路支队,始终坚持每年担任爱心送考活动的“主力”。发动组织各出租车公司踊跃参与,为爱心车队配发统一服装,张贴统一标识。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始终秉承主流媒体的责任和风范,每年派出多路记者跟车采访见证,记录爱心送考的感人故事,弘扬出租车司机的大爱善举,共同打造“的士免费送考”这个响当当的城市文明品牌。

市教育局积极通过各高中学校向考生宣传爱心送考活动,征集需要接送的考生名单,让这份社会大爱真正帮助到需要的考生和家庭。

市公安局每年都调集大批警力,在城市大街小巷为爱心送考车辆护航,开辟“绿色通道”,让城市大爱一路畅通无阻。

每年,各出租车公司都会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择车况好、经验丰富、成熟稳重的司机承担爱心送考任务。有的出租车公司邀请心理学专家给爱心司机授课,引导他们接到考生后,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爱心师傅们争相推出贴心服务,有的在车内张贴温馨提示语,有的在驾驶台上放置栀子花,有的准备了风油精、驱蚊水、小纸巾等送考“爱心包”。今年,康龙公司的爱心司机们给考生送上了向日葵,祝福他们“一举夺魁”。

20年来,这项由主流媒体和出租车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发起的爱心送考活动,在宜昌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大家团结一心,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共同呵护每一届高考学子。

“坚持一件事情很难,但我们用行动告诉社会,责任与担当可抵岁月漫长。”大家纷纷表示,“只要还有一个考生需要,我们就要让爱继续为梦想护航。”

高考学子心中温暖的回忆

“出租车师傅的暖心接送,至今记忆深刻,成了异乡游子心中对家乡的温暖回忆。”6月8日,远在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担任法官助理、党务干部的李应骞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是2009年出租车免费接送的考生,虽然当时没有留下送考师傅的名字,但师傅的微笑和面容一直留在记忆中。后来,不论在求学路上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他心中一直珍藏着这份暖暖的爱。“最好的感恩就是传承。”李应骞说,参加工作后,他将这份爱不断传递给工作上的当事人以及生活中的陌生人。

“一个杯子寓意为‘一辈子’,我希望您一辈子能出入平安,身体健康!”在2018年出租车爱心送考启动仪式现场,曾得到过帮助的考生徐雨找到了7年前的送考师傅胡建军,送给胡师傅一个杯子。徐雨说,爱心送考对他影响很深,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神农架林区木鱼镇的大学生村官。“我想把当年感受到的爱心和善意化为具体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让爱的接力延续下去。”

20年来,爱心出租车司机们的无私奉献和大爱善举,犹如一泓清泉,于无声中滋养着每一个得到关爱的孩子。他们从宜昌高考考点走向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但不论走多远,宜昌永远是他们最温暖的家乡。

多年的爱心送考中,宜昌出租车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积极传递社会文明正能量的出租车驾驶员,如王华君、杨率、刘兴伍、周明钢、苗毅……

出租车爱心送考,感动考生,感动家长,感动宜昌。20年来,爱心送考活动多次受到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称赞“用爱心和责任为宜昌的发展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宜昌出租车司机们一直是宜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出租车爱心送考是一份鲜活的德育教材”。

如今,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志愿服务联动机制,其社会公益性日益彰显,成为湖北省内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广的一项公益活动。它不仅是高考期间最动人的风景,也铸就了文明宜昌“好人之城”“志愿之城”的闪亮品牌。

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爱心可以凝聚和谐力量,每个人的举手之劳,都可能照亮并温暖别人的世界,爱心送考的长跑没有终点。

6月9日,“第二十届出租车爱心送考”活动虽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一座城市迸发的爱心善举却令我们回味悠长。爱心送考服务,播下了大爱的种子,涵养了城市的文明,铸就了闪亮的品牌。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坚守,让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温暖,让我们难以忘怀。

爱心送考,不说再见!

13名出租车司机连续送考20年

康龙公司:鄂ET1245王华君,鄂ET0190戴彬。

众志公司:鄂ET3204刘兴伍。

盛龙公司:鄂ET3007杨率。

宜洋公司:鄂ET0321王俊。

汇丰原公司:鄂ET1557苗毅。

交运公司:鄂ET1384邓小飞,鄂ET0739宋平,鄂ET1343秦莉,鄂ET0815龚萍。

民富公司:鄂ET0011曹冬梅,鄂ET3029汪军,鄂ET3286周明钢。

(记者黄春梅、宋潇潇图片除署名外由市道路交通综合执法支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