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清凉经济”激发夏日新活力

2024-05-27 07:44 来源:三峡商报 编辑:张远近

原标题:清凉商品走俏、即时零售走红、新业态持续上新 “清凉经济”激发夏日新活力

随着宜昌发布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市民感受到了席卷而来的“火热”,冰咖啡、冰茶饮、冰激凌等消暑食品成为人们降暑“刚需”;商场、咖啡厅、夜市等消费场所成为市民纳凉“归宿”;“线上下单,本地门店备货,半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零售成为人们的“懒人模式”。

如今,夏日“清凉消费”已不再局限于“空调、wifi、西瓜”这些刚需的消暑产品,线上线下的“清凉商品”销售持续走俏,避暑休闲消费场景不断涌现,人们在消费的同时更加追求体验感、氛围感和沉浸感。清凉消费亮点频现,激发出新的消费潜力。

“清凉商品”需求大增 空调销量同期增长9%

“您的美团订单来了,请及时处理!”5月25日晚7时许,城区一家超市里不断响起提示音,店员袁丽麻利地照单抓货、打包,几分钟后,一位骑手就赶到了。20分钟后,系统显示订单已送至顾客手中。

这是当下盛行的“线上下单,本地门店备货,半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零售模式,“线下”“线上”深度融合激发新动力。

“天气热,不想做饭,就想吹着空调,点个外卖,喝瓶冰饮料,吃点卤菜。”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卤菜、冷饮、啤酒是他的夏日饮食必备“三件套”,“最快30分钟送达”的外卖平台满足了他的即时解暑需求。

逐步升高的气温为家电市场添了一把“火”。入夏后,市民纷纷走进家电卖场购置空调、电风扇,享受扑面而来的清凉。宜昌苏宁易购金缔华城店店长梁晓娟告诉记者,近期,虽然受线上低价冲击影响,线下实体板块的夏季产品没有爆量,两季风扇类产品销量不太理想,但空调较同期略微增长9%。

市商务局局长覃扬波表示,商务部门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谋划出台促进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具体方案,广泛开展包括车展在内的各类促销活动,进一步激活市场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

与“大件”相比,可挂脖小风扇、手持小风扇、挂腰空调等小家电也引发购买热度。在城区商超,便携手持风扇、台式风扇摆放到店内“C位”,价格在10多元至近百元之间不等。

清凉喷雾、挂脖冰圈、降温冰贴等“神器”也在抢占赛道,其中,“凉感”“冷感”已成为今夏商品关键词。CBD夜市一家专卖生活用品摊位上,清凉喷雾、挂脖冰圈、手表冰圈等产品吸引市民驻足围观。

去乡村寻一方清凉 近郊“清凉游”热度攀升

每年6月,宜都市红花套镇大溪村路边停满了车,溯溪而下,帐篷、天幕随处可见,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山水风光,品尝农家美味,体验野外捉鱼,探秘深山溶洞,清凉的溪水凉透全身。

5月25日,室外气温高达35℃。上午10时许,记者带领家人来到大溪村避暑,然而,“黄金宝地”早已被游客们“占领”,苦苦寻觅了一处远离溪水的绿荫地“安营扎寨”。

“每年夏天都来大溪,凉快又挺有乐趣。”市民郑女士带着家人在此处扎帐、野炊。每个周末,她都自驾到周边乡村旅游,跑遍了夷陵区、宜都、长阳、五峰等县市区的“清凉地”。

短暂地逃离城市喧嚣,来一场“绿野仙踪”之旅,成为许多市民的心之所向。百里荒作为夏日避暑打卡地之一,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蹭了一把夏日的“热度”。在这里,你能够领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风情,感受山青草绿、马儿奔腾的塞上风光,更有“凉”意十足的帐篷夜景。

走进三峡大瀑布景区,倾斜而下的飞瀑让人“秒凉”,穿瀑而过,全身透心凉。市民肖先生说,虽在宜昌工作多年,但第一次带父母过来玩,这里的景色特别好,让人很凉快很舒服。而在近郊的乡村采摘游也备受青睐。时下正值桃李挂枝、果香满园之季,宜都市枝城镇架锅山村的1500多亩桃李将轮番上市,不少游客也慕名而来,体验采摘乐趣。部分旅行社推出乡村游线路,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集体乘车乐享乡村游。

眼下,避暑旅游路线备受大家喜爱,不少旅行社的接单量都有所上涨,以家庭游为主。业内人士提醒,近期,下牢溪等周边清凉地游客较多,为了获得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市民可前往小众营地露营扎帐,体验乡村清凉。

新业态催热凉经济 后备箱集市点亮城市夏夜

夜幕降临,宜昌霓虹闪烁,此刻,精彩的夜生活正式开始。继露营之后,宜昌刮起了后备箱摆摊风潮,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加入这场后备箱狂欢。

5月17日17时许,夜风拂过,第一期国贸后备箱市集在广场路与西陵一路之间的停车区域开摆,排列好的车辆后备箱便似“微缩版店铺”相继被点亮,闪烁的彩灯下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这种夜间消费新场景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游玩打卡,点一杯饮品,坐下来听着曼妙的音乐,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国贸后备箱市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旨在丰富夜间文化生活,促进消费可持续增长,满足人民群众休闲、纳凉等美好生活需求。”宜昌国贸后备箱集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期集市开市一周,除2天下雨外,实际经营5天,共有经营商户26家,其中餐饮、文创类各13家。餐饮主要是烘焙、奶茶、小吃、甜品等,文创包括彩票、饰品、3D打印、DIY等。很多商户一边经营一边直播,后备箱集市虽然规模较小,但线上线下围观者非常多。

据介绍,近期,宜昌国贸计划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打造一条与众不同、特色斐然的高品质夜市街,打造一个网红竞相直播、市民争相打卡的文娱高地,为扩内需、促消费、扩大夜间消费、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作出新贡献。

业内人士介绍,后备箱集市是当下网红经济,年轻人需要生活方式的多样,而后备箱集市正契合了他们的情感价值,这是城市社会文化的一个投射,更是年轻人创新城市活力的一种力量。

新业态提供新供给,不断丰富宜昌人的夏日生活,CBD铁路坝小吃街、中南路特色美食街、西坝不夜城等3条省级特色商业街新潮澎湃。潮流夜市、后备箱经济、露营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持续创造消费新动能。

“以新场景、新体验、新潮流为特点的新型消费加速涌现,成为宜昌扩大消费的重要增长点。”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文/记者杨春艳图/吴延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