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金湖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2024-05-16 10:28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原标题:水上百鸟翔集 水下植被摇曳 枝江金湖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5月15日,记者从枝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获悉,生态环境部近日推出1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展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树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典范。其中,枝江金湖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生态环境部称,枝江市积极开展金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全国平原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位于枝江城区东北部的金湖国家湿地公园,由金湖和金山林场组成,总面积733.35公顷,湿地率93.89%,水系与长江相连互通,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天然浅水型湖泊。因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条灵动的金鱼,故得名“金湖”。

10年接续投入,全民治理保护,金湖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到2023年底,金湖湿地维管束植物由过去的168属198种增加到了173属204种,鸟类由141种上升到184种。其中,增加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青头潜鸭)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4种。每年季节更替时,还有逾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繁衍。金湖湿地以优良的生态成了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候鸟驿站、鸟类天堂。

时间前移10年,金湖还是一个“臭水湖”,水产养殖尾水和陆地面源污染叠加。为改善金湖生态环境,枝江市在收回公有水面经营权后,实行了全域退养,同步启动金湖湿地公园建设。按照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思路,枝江市扭住生态立体修复“牛鼻子”,先后完成了湖岸带低效林改造、生态涵养林建设,强力实施了陆域截污治污、湖滨生态护坡、水面退垸还湖、水底植被恢复、全域智慧监管。随着金湖“水下森林”恢复成势,水体加快净化,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今年“五一”小长假,金湖湿地公园日均接待游客逾万人次,各地常年来此的观鸟者、拍摄者有400余人。生态改善、生物多样,让美不胜收的金湖实现了生态价值转化。作为“百强”枝江的城市“后花园”,枝江市沿湖增设了智慧步道系统、体育健身设施和网红打卡点,方便市民和游客休憩游玩。现今,金湖已成为枝江市民的共享“会客厅”和枝江旅游的金名片。(记者张明文、通讯员毛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