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树茶村如何破解“茶园之困”

2024-05-15 10:3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远近

5月15日

《光明日报》(10版)

以《看古树茶村如何破解“茶园之困”》为题

报道五峰镇楠木河村古树茶产业发展

↓↓↓

图片

全文如下

在重峦叠嶂的武陵山褶皱里穿行许久,越野车离开大路,沿着蜿蜒的水泥山道左折右旋,半个多小时后,才来到位于鄂西南的隐世山村——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楠木河村。

地跨20多平方公里的楠木河村状若V形,村里507户人家都“挂”在两边的山腰上,沟底一条楠木河潺潺流过。

图片

楠木河村的茶园 王建宏 摄

“瞧,这就是我们村里发现的最老古茶树,经华中农业大学鉴定,已有500年树龄。”村党支部书记伍学林带着记者攀过一片陡峭山林,顾不上调匀呼吸,喘着粗气兴奋地说,专家普查发现,村子里仅120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就有6000多株。

楠木河村一带曾是“万里古茶道”上的重要节点,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和传统,全村茶园面积超过5000亩。然而,由于村里很多人都进了城,“谁来种茶、谁来采茶”成为一个困局,10%以上的茶园面临撂荒的窘境。

如何破解“茶园之困”,让古老的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记者对楠木河村的探索实践进行了深入采访。

图片

“我们有三招。第一招,党支部领办专业茶园服务队,发动村里的劳动力积极参与。”伍学林说,楠木河村从山下到山顶,海拔自400米至2000米不等,1000多米的高差天然形成了15天左右的采茶时间差,这也给了茶园服务队相对充裕的采摘时间。

服务队还给队员们统一购买了定制化的茶工险,在几个方面突破了常规:一是适应村里劳动力以老年人为主的现状,将被保险人的年龄从60岁放宽到70岁;二是适应农民出工不固定的特点,投保时不对应给个人,谁上工,就保谁;三是保额从40万元提升到80万元,人均保费还下降了130元。

“第二招,用好高科技。你看,这个可以‘一键叫工’。”伍学林掏出手机,打开“茶园服务”微信小程序。

这可帮了村民邓宗庸的大忙。现年59岁的他青壮年时落下病根,干不了重活,妻子儿女也都在宜昌城里打工。4月下旬气温骤升,家里的4亩茶园一天一个样,春茶的价格也一天一个价。

“早摘三天是个宝,迟摘三天不如草。”心急如焚的邓宗庸想起“一键叫工”,但自己的老年机操作不了。于是他请村干部代为操作,填写茶农姓名、联系电话、服务地址,订单发布后,村里一对夫妻接了单。他们带上采茶设备,只用了一天半,1000多斤鲜叶就采摘完毕。

“第三招,盘活村里的古树茶园。”伍学林说,村里将1200亩古树茶园租赁给湖北归和茶业有限公司,一等品可以卖到3000元一斤,把“绿叶子”变成了“金叶子”。

图片

晌午时分,当记者穿过楠木河村半山腰时,欢声笑语从林间传出,走近一看,十几个服务队队员正在采摘古茶,他们双手翻飞,娴熟地将一把把鲜叶抛进背上的背篓。

“我叫郑万喜,家有万喜,全家欢喜。”得知记者的来意,郑万喜一句自报家门的话引得茶工们都哈哈大笑,“一天200元,没想到来红家荒了几十年的老茶园,突然变成了宝,让我们也跟着发点财。”

不止来红家,村民唐培崇家的一块茶园在陡峭的山崖上,从20多岁嫁进来,到去年孙子10来岁,她从没去过那片地。如今有企业采摘收购,撂荒几十年的老茶园不仅有了流转费、管护费,还能在自家茶园挣取采摘费。

“这些树与茶树共生,冬天给古茶树让开了阳光,春夏遮了阴凉,秋天的落叶又给土壤提供养料,这种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产出纯天然的生态好茶。”归和茶业负责人韩裕沛踩着脚下因遍布枝叶而异常松软的土地说,茶园社会化服务给企业带来很大便利,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

图片

楠木河村茶园服务队队员正在林间采茶 王建宏 摄

楠木河村的服务队成立以来,已有队员121人,为285户茶农提供采摘、修剪等服务,实现总务工收入65.8万元,人均收入5436元,服务茶园面积2327亩。

楠木河村只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2个试点村之一,全县茶产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已达到5.5万亩,目前正在31个重点产茶村全面推开。服务队除支部领办外,还有茶企领办、能人领办等多种模式。今年,在春茶开园推迟8天的不利气候条件下,全县35家服务队2338名队员全力抢天气、抢时间、抢价格,鲜叶产量同比增长1.6%、产值同比增长1%。

破解“茶园之困”,也是破解“农村之困”。5月9日,宜昌市委市政府在五峰县召开茶产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楠木河村代表作了经验交流。

“当前,我们服务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为54岁。我们希望,随着边际成本的下降和规模效益的提升,更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能回来加入,在破解茶园困局中寻找乡村振兴的答案。”伍学林说。

图片

从茶园回到村委会已是满天繁星,一旁的茶叶生产车间灯火通明,服务队队员白天采回的古茶叶将在这里连夜加工。

今夜,又将无眠。(记者王建宏、张锐  彩色图片来源五峰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