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 11:44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韩露
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注重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之“魂”。
加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创建2024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南,是中俄万里茶道的茶源地之一,是武陵民族走廊的要冲,也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的高地,更是首批全国革命老区县。五峰积极探索实施“永续茶乡山水绿、再现百年宜红村、复兴文脉土汉融、重塑老区红色浓”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模式,初步形成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新格局。截至目前,五峰有湾潭镇茶园村、湾潭镇红旗坪村、湾潭镇锁金山村、采花乡栗子坪村、采花乡楠木桥村、采花乡采花台村、采花乡长茂司村、五峰镇怀抱窝村、五峰镇长坡村9个中国传统村落。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旅局牵头、县民宗局、县文保中心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五峰体验馆、渔洋关镇王家坪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渔洋关镇钟岭车站、五峰镇安化桥等重点文物修缮工程,打造五峰西兰卡普文化体验馆、渔洋关镇王家坪村研学基地、民族传统手工艺研发工作室等。王家坪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陆续恢复原貌,建成红色堡垒、红军井、红色文化广场、红色研学接待大厅、李凤春烈士就义处、红军路,以及裴新章烈士故居等红色景点,现已成为各类单位团体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红色研学活动的首选地。王家坪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生态村”“省级集体经济进步村”和“湖北省示范儿童之家”。中华民族共同体五峰体验馆开发西兰卡普手工包、精细竹编、崖谷糖等民族特色产品100余款,辐射带动上千名各族群众就业增收。其中手工编织茶包、西兰卡普围巾、崖谷糖等手工艺品成为五峰特色礼品。
(李理 摄)
加强民族文化宣传推介。五一期间,柴埠溪景区举办西兰卡普文化馆开馆仪式、非遗民宿展演、土家特色美食、K歌派对等活动,编排展演《开城鼓》《茶操》等民族文化节目,将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展现原汁原味的土家招婿仪式《绣楼招婿》,改编展演古老而神秘《傩面舞》,吸引大量游客。五峰民族歌舞剧团隆重举办“迎县庆•五峰邀您上‘村晚’”首场“村晚”比赛,来自武汉、荆州、潜江的400名银发艺术家们齐聚五峰民族歌舞剧院秀“才艺”、 上“村晚”, 赛出精气神。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基地+景点+产业”“文旅+研学”等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民族村寨民俗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举办土家“长龙宴”“烟火喜市过龙年”“荆楚购•宜起购”宜昌市2024年春茶开园节暨第七届线上春茶节等节会活动。其中,春茶开园节活动茶叶协议购销额达10.5亿元。香港、武汉、荆州、宜昌多地万名学子来五峰开展研学,五峰板凳龙、摆手舞、制香等“非遗”文化“圈粉”无数青少年,掀起了一波研学热潮。武汉大学来华23名留学生走进五峰,开展以“沿着长江感知中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留学生们到仁和坪镇杨家埫村、五峰非遗传承展示馆参与土家打溜子、磨豆腐、岩板画绘制、制香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民俗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乡村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通讯员:唐丽红/文 彭天华、郑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