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枝江段关洲岛休耕后生态立体修复 好生态引来三类“大熊猫”齐聚

2024-05-09 10:2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生物多样,百鸟翔集。4月,地处长江枝江段的顾家店镇关洲岛,清水环绕,草木葱茏。无惧舟车劳顿的省内外生物界学者、钟情大自然的游客,在等候中被限量登岛游览。总面积4.5平方公里的关洲岛,因受到三类“大熊猫”的偏爱而成为网红打卡地。

在岛上放眼江面,不时有江豚起伏。小小的岛面上,还有林业专家倾力抢救的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秋华柳群落,以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等珍稀鸟兽。它们的现身,让关洲岛成了云集“水中大熊猫”江豚、“植物大熊猫”疏花水柏枝、“鸟中大熊猫”黑鹳等三类“大熊猫”的岛屿。

据了解,在20世纪70年代,当地人在江面上经常看到江豚,但到了后来却没有了踪迹。“很幸运阔别20多年后,能重新看到戏水的江豚。”顾家店镇党委书记吴栋洲说。

在宜昌市生态环境局枝江市分局局长尚桦看来,这个幸运,应归功于长江水生态、水环境的全面好转,以及关洲岛休耕后的生态立体修复。

现今的关洲岛,是一个无人岛。早年间,当地百姓在非洪水季节,都会争先恐后登岛抢种一些农作物。此举虽然给百姓带来了一些收入,但无可避免地造成了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

2012年,顾家店镇从呵护一江清水出发,禁止岛上耕作,同步进行生态修复。水利部门也通过全天候执法监管,终结了关洲水域的砂石盗采。综合举措让小小岛屿回归了自然宁静。

随后,除江豚在这一水域频频现身外,经过生态修复的小岛上,发现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

得知疏花水柏枝是自然界稀缺宝物后,“中国好人”薛传根立即投身自费繁育、移栽。经过8年不懈努力,如今的关洲岛上已绽现连片疏花水柏枝群落2250亩,总量突破了100万株。其发达的根系和无惧旱涝的特性,不仅护佑着关洲岛,也通过岸上苗圃繁育,源源不断输送到了多个长江护岸工程上。

今年3月以来,薛传根在关洲岛对岸的同济垸内,与10多名农友一直忙着制钵、扦插。6亩苗圃内,又将为关洲岛和生物护岸工程再输送5万株疏花水柏枝。

随着植被的有效恢复,关洲岛近年迎来了秋华柳等20多类保护性物种的自然生长。绿意盎然的关洲岛上,也迎来了黑鹳、中华秋沙鸭、猕猴、野兔等集体“安营扎寨”。

为让岛上岛下的三类“大熊猫”免受惊扰,顾家店镇拨出专款,组建了“关洲岛珍稀动植物和文物保护站”。并明文规定,除科研考察、补植珍稀植物外,每日游客接待量不得突破20人,入岛后必须遵守相关管理,以确保生物多样性最大化。(记者张明文,通讯员毛晓娜、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