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宜昌“AI”,如何发力?!

2024-04-13 16:49 来源:白龙岗纪事 编辑:韩露

艾草兰风角黍香,敢凭酒胆醉雄黄。

年年菖蒲灵府愿,总把离骚唱楚江。

端午前夕,宜昌秭归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艾草和菖蒲、洗艾水澡、扎艾叶香袋;田间地头、沟壑山坡,艾草随处可见。

“时珍故里,中国艾都”,让蕲艾走向全国。“世界艾草看中国,中国艾草看南阳”让南阳艾扬名海内外。对标湖北蕲春、河南南阳,宜昌如何在小小艾草上做起大文章,打造一款宜昌IP的艾草,擦亮屈原品牌?来看记者的调查。

四月乡村绿波荡漾,广袤田野艾草飘香。

4月8日,记者来到秭归县两河口镇白庙岭村艾草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正在田间锄草,进行细心管护的是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人贾志国。

“这次村里种了1000亩艾草,一次能收100万公斤左右,一年可以收2次。”贾志国娓娓道来。

但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长期以来,秭归县低山地区有柑橘、茶叶产业,高山地区有蔬菜等产业,农民收入相对有保障。但半高山地区则以传统的玉米、土豆、生猪养殖等为主,经济相对薄弱。

种什么赚钱?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白庙岭村等4个半高山村里的山里人。

先要找准路子。近年来,县镇两级多次邀请专家们上山“把脉”,因地制宜,在半高山地区探索发展脆红李、石榴等特色小水果多元种植,成为了两河口镇半高山几个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但探索的脚步一直未停。

两河口镇发现,野生艾草在当地半高山地区十分常见。“2018年之前,两河口的艾草产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主要存在散、乱、杂、弱等问题。”两河口镇副镇长宋镇江介绍,因为缺乏种植经验,也没有加工生产线,艾草卖不出好价钱,这些村大部分艾草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

艾草的经济价值高不高?当地能否发展艾草产业?又如何去下这一步棋?这成为两河口镇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甲村的乡贤郑晓琼率先找到突破口。

在外创业20余年的郑晓琼,时刻挂念家乡的发展。2018年,他决定回乡创业。

望着村里大量荒废的土地以及家家户户门楣上悬挂的艾叶、菖蒲,他反复思考后,将目光锁定在漫山遍野的艾草上。

“小小的艾草虽不起眼,可浑身是宝。”郑晓琼在相关产业地考察后信心十足,“艾草管理粗放,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都能干得了。”

2018年底,他投资500万元建成制艾工厂,大量收购野生艾草。

得知郑晓琼在收购艾草,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投入到收割中来。短短两个月,便收购干艾草2.5万公斤,带动二甲村村民增收6万元。另一边,他聘请的制艾传承人研发的养生制品通过电商销售得也是热火朝天。

2019年春,郑晓琼注册成立秭归山均艾草有限公司,在县、镇、村的协调支持下,开始在全镇进行荒置土地流转,集中种植,打造艾草产业基地。自此“艾上扶贫”半高山艾草产业发展工程在两河口镇全面铺开。

而后,提绒车间、非遗传统制艾展览馆、电商公司、艾草研究院、艾疗体验馆建成,再到“山均五月艾”、艾灸连锁“珍艾堂”等商标注册……山均艾草公司推动着全镇艾草产业从种植到集生产、加工、销售、养生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融合发展,曾经习以为常的路边“杂草”经历着一场华丽蜕变。

一批批镇村干部、市场主体、龙头企业走进湖北蕲春、河南南阳等地取得“真经”。为做大做强艾草产业,两河口镇在农产品综合产业园建起了专业厂房。

位于集镇的农产品综合产业园,紧靠348国道,占地500亩。园区厂房专为艾草生产企业量身定制,所有艾草企业即驻即投产。

在二甲村深耕3年后,2022年,山均艾草公司入驻产业园。2023年,两河口镇又引进秭归草本奥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业集群“强磁”效应逐渐凸显。

白庙岭村是两河口镇以艾草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的先行村。

该村党总支书记李恒介绍,合作社将村集体近340亩的土地全部用来种植艾草,保证了艾草初步规模。同时将农户闲置及低效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统一种植,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

2023年,秭归县白庙岭村销售艾草200吨,收入达到54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0万元,五年增长率达到了1300%。

2023年5月,“2023中国品牌价值”发布——蕲艾以品牌价值110亿元,荣登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第30位。

蕲春盛产蕲艾,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蕲艾“灸百病”。自上世纪90年代起,蕲春县高举李时珍品牌,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蕲艾产业由小到大、由无序到有序、由单产品开发到全产业链发展的飞跃。蕲春县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艾都”称号。

截至目前,蕲春县蕲艾产业综合产值超128亿元。全县种植蕲艾面积20万亩以上,研发蕲艾产品18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登记注册涉艾市场主体超过3000家,其中过亿元企业7家,规上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

“南阳艾”根植于医圣张仲景故里。作为医圣故里、世界艾乡,南阳正彰显“艾实力”。

20世纪90年代末,南阳北郊注册了第一家艾草加工企业,生产艾条、艾绒,这成为南阳艾草产业的发轫。

发展到2023年,南阳艾草种植面积超30万亩,野生艾草开发利用12万吨;艾草种植、加工企业和服务机构近2000家,在艾产业链上有约30万农民参与其中;年产值上亿的企业6家,南阳艾产业年产值150亿元。

数据显示,秭归县两河口全镇年加工艾草能力1万余吨,直接或间接解决300余人就业,4个艾草种植村2023年销售产值突破1500万元。

“未来,两河口镇将逐步扩大艾草种植面积,提升艾草产品质效。”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旭表示,两河口镇将力争3年内艾草种植面积突破8000亩,产值突破1亿元。

蕲春是“中国艾都”,南阳是“世界艾乡”,而秭归是屈原的故里,每年端午节,都有挂艾草、洗艾水澡等习俗,艾草种植渐成规模。对标蕲春、南阳等地,将艾产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为宜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