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22:28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当现代音乐碰上来自千年前的民歌会发生什么?3月28日,一场奇特的“非遗留声”音乐直播在西陵峡三游洞开播,该直播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人文、非遗与文旅交相融汇,一经上线,迅速吸引上百万人次观看,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表示“好美”“太好听了”。
据介绍,所谓“非遗留声”,即通过直播的形式将兴山三音歌、长阳高腔、土家山民歌等传承千年的民歌文化展现出来,整个直播间如同一台互联网留声机,网民只要进入直播间,就可以听到来自远古的天籁之音。值得一提的是,该直播并不局限于这种非遗音乐的展播,还邀请了许多新生代的现代歌手,比如原创音乐人普阿山,歌手、唱作人、词曲作者、制作人梁程,青年歌手欧恒等,通过合唱或对唱的形式,让网络观众感受到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非遗民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展现着不同地方历史与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兴山三音歌,这种歌曲艺术距今至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巴楚文化的活化石”,该歌嗓音高亢明亮、圆润甜美,更为独特的是,它在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一度被称为“钢琴缝里的声”。
在直播间现场,兴山民歌省级传承人万会知等站在三游洞古军垒上,激情昂扬地演唱了数十首民歌,让线上线下观众深受感染,普阿山等现代歌手的对唱,也让观众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非遗文化和这种文化的接续与传承。
普阿山说,音乐拥有无限的魅力,通过这次非遗留声直播,让自己更加明白了自己作为音乐人的使命所在,今后会在音乐创作中融入更多非遗音乐的元素。
以创新视角“解锁”三峡山水秘境和人文胜迹,鲜活记录乡土风情与城市新面貌,助推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推动“非遗+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宜昌一直在探索。
宜昌三峡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俊峰表示,非遗留声不仅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一个非遗民歌爱好者的聚集地,希望借助这个直播间,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民歌魅力,让非遗文化更好留下来。
他补充说,今后将持续推进非遗留声直播间,希望通过优质内容的创新与供给,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遇见”,实现对西陵峡山水风情、民俗文化、戏曲非遗的全方位推介。(记者谭强明,通讯员张茜、邓志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