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宜昌世界级康养旅游积厚成势

2024-03-29 13:00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金睿

市委提出擦亮宜昌世界级康养旅游名片,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宜昌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深厚、区位交通便利、景区景点富集,具备发展康养旅游的先天优势和后天条件。宜昌要充分挖掘优势资源,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打造多元业态、做优服务供给,将康养旅游作为宜昌旅游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康养旅游精品化、特色化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顶层设计。一是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坚持“康养+旅游”理念和“突出差异化,彰显特色化”原则,编制既有先进理念、又切实可行的宜昌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合理布局康养旅游空间地理形态,科学设计康养旅游项目实施方案,引领宜昌康养旅游健康持续发展。二是构建全域康养格局。把全市当作康养景区来建设,把各县(市、区)当作景点来打造,全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一县(市、区)一品”康养旅游格局。三是凝聚部门联动合力。鼓励吸引各类资本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康养旅游发展,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系统联动、行业协同、社会参与的新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业态赋能。一是精心谋划康养项目。充分发掘宜昌山水特色、森林资源、医疗条件等优势,打造一批以健康养老、休闲养生、生态疗养等为核心内容的康养旅游示范特色小镇,着力推出宜都医疗保健康养度假、五峰森林康养旅游、长阳清江滨水度假、百里荒康养露营等一批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康养项目。二是聚力打造核心产品。依托康养项目,将优质资源打造成经典康养旅游产品。依托医疗资源,推出中医药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等产品,发展“医疗康养”旅游;依托山地、水体、峡谷等地形地貌,推出山地越野、滨水骑行、徒步旅行等产品,发展“运动康养”旅游;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推出峡江号子、薅草锣鼓等非遗表演和昭君出塞等沉浸式情景剧体验产品,发展“文化康养”旅游;依托地方特色食材,推出宜都冬虫夏草汤、五峰天麻乳鸽汤等特色养生菜品,发展“食疗康养”旅游。三是延伸康养旅游链条。拓展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推进康养旅游向生态农业、餐饮美食、文化传承、生物医疗、商贸物流等领域延伸,实现从旅游、康养、度假到住宿、餐饮、休闲、购物等系列产业链的全面深入发展,提升宜昌康养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水平。

坚持需求导向,做优服务供给。一是完善康养旅游配套设施。统筹做好偏远康养景点公路“城景通、景景通”和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开设旺季旅游专线,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服务驿站、停车场等,新增康养旅游主要客源地航线。依托“城市大脑”,加快建设宜昌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智能导游导览水平,实现全域景区景点及配套一键寻找,增强康养旅游综合供给保障能力。打造集健康养老、医疗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康养医院,为旅居游客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保障服务。二是提高康养旅游接待能力。加快建设特色民宿、康养基地、医养康综合体等,全面完善老年人、儿童、婴幼儿等特殊群体配套服务。打造一批国际标准的主题酒店、青年旅馆、城市客栈、云顶栖舍、森林木屋、房车营地,真正承载起游客的“诗和远方”。三是构筑康养旅游人才洼地。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打造康养旅游人才聚集地。支持本地高校、高职、中职院校开设康养相关学科和专业,培养康养旅游复合型人才。发展康养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机构,开展康养旅游讲解员、疗养员、管理服务人员培训,持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水平。规范康养服务职业技能评价,建立健全康养服务人才评价机制。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