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林建设

2023-10-13 18:38 来源:宜昌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天保工程封山育林区  彭安波  摄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加大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的生态治理力度,在工程区安排公益林建设任务,尽快恢复森林植被,推进绿色屏障建设,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天保工程人工造林区

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以及林地特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三种方式。宜昌市按照“以质为先”的总要求,全面推行工程目标责任制、项目招标制、工程监理制、施工合同制和廉政责任制,抓好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和抚育管理等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公益林建设,加速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实现了公益林建设速度和质量的统一,全市森林面积稳步增加,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

秭归县人工造林建设前(2011年)后(2021年)效果对比

远安县人工造林建设前(2012年)后(2021年)效果对比

根据《宜昌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安排,2000年-2020年,全市共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398.56万亩(一期316.06万亩、二期8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32万亩(一期14.87万亩、二期9.45万亩)、飞播造林31.9万亩(一期31.9万亩)、封山育林342.34万亩(一期269.29万亩、二期73.05万亩),各地开展公益林建设项目自查,通过省级复查和国家级核查,项目建设成效达到了设计要求。

天保工程人工造林区

人工造林是对现有宜林荒山荒地实行人工植苗。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选择刺柏、湿地松、杉树、樟树等目的树种或乡土树种,同时选择一些珍稀树种和濒危树种,如珙桐、鹅掌楸等。造林后连续抚育三年,进行松土除草、补植补播、幼树管理等。

天保工程飞播补植

飞播造林是对相对集中连片的宜林荒山荒地,以及飞播未成林地需进行补植补播的地块实行飞播造林及补植管理。按照《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进行飞播造林规划和设计,补植补播后采取封山设卡管理。

天保工程封山育林宣传牌

封山育林是对有培育前途的疏林地、有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封育期以全封5年期为主。封育措施以封禁和育林为主,根据封禁范围和人畜危害程度,聘请专职人员进行巡护,设置生物围栏、铁丝网、封山育林标识牌等进行围封,同时采取人工补植、补播等育林措施。

天保工程封山育林宣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