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15:22 来源:秭归县林业局 人阅读
秭归县茅坪镇罗家村项目的现状
秭归县国土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地处湖北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长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64公里。
自2000年启动天保工程建设以来,共完成资源管护210.99万亩、公益林建设43.57万亩(其中天保工程一期38.07万亩,天保工程二期5.5万亩),完成国有中幼龄林抚育2.3万亩,按时完成国家级和省级153.56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兑现。
封山育林后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秭归县以天然林保护为重点,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速森林修复,森林资源得到大力保护与恢复性增长,林分质量不断提高,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天保工程二期管理网络示意图
为加强天保工程的实施管理,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天保工程领导小组,并批复成立了“秭归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和“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与此同时,该县成立了天保森林资源管护总站和13个乡镇(场)森林资源管护站。
巡山查林及护林防火宣传
在森林资源管护上,严格坚持任务合同制、巡山记载制、考核兑现制、责任追究制的“四制”管理;在公益林建设中,严把施工程序关、种苗供应关;在施工管理上,严格执行法人负责制、政府采购制、施工合同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把工作督办和检查验收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工程资金管理上,结合实际制定了《秭归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财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实施的每个工程项目的资金实行专账、专户、专人管理,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20年来,秭归县国有林业职工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县现有在册国有林业职工96人,全部参加了社会保险。停止商品材采伐后,森工企业富余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秭归县茅坪镇项目实施地现状
林地面积由工程实施前的242万亩增加到277.5万亩,净增35.5万亩,增长14.7%;森林面积由165万亩上升到188万亩,净增23万亩,增长13.9%;活立木蓄积由419万立方米上升到995万立方米,净增576万立方米,增长137.5%;森林覆盖率由45.4%上升到75.57%,增长了30.07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和石漠化土地面积由2000年的1335.92平方公里下降到1128.18平方公里,根据该县在中坝子生态环境定位站监测,土壤的总孔隙度增加4.3%——20.2%,非毛管孔隙度增加了6.8%——494.2%,涵养水源的能力显著增强。
茅坪镇中坝村项目实施前
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多。境内有陆生野生动物4纲19目53科126种,常见树种和珍稀树种共有1000余种,其中古、大、珍、稀、奇树木有28科41属49种,属国家一级12科13属15种。世界上少有的疏花水柏枝、中华蚊木、荷叶铁线蕨和水生动物桃花鱼等得到了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
经济效益逐步显现。该县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经济格局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据统计,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其中森林管护1000多个,公益林建设1000个,林农从中获得收入3000余万元。
秭归县茅坪镇罗家村项目实施现场
秭归县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发展柑桔近10万亩、板栗2.6万亩、茶叶2万亩,新发展核桃17.5万亩、三木药材2万亩,基本形成了干果、鲜果、茶叶多元经济格局和初具规模的林业产业,全县实现了“人平一亩经济林”的目标。
由于生态环境改善,秭归县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如泗溪风景区、凤凰山风景区、芝兰谷风景区、石柱风景区等生态游和九畹溪漂流等,都给秭归带来了生态旅游收入,年接待游客达到了3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