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当阳公安率先建成“AI大脑” 科技创新为公安警务插上“云翅膀”

2024-07-31 08:27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当阳市公安局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了接处警“联得通、看得见、听得清、指挥得了”。 通讯员谢飞 摄

“您好,我们是当阳市公安局,请您佩戴好安全头盔……”7月26日,在当阳市城区街头上空,一架无人机出现,喊话提醒市民安全驾驶。夜幕低垂,无人机悄然升空,依照设定区域定速巡航郊区,摄像头下,企业工地、沿河区域动态尽收“眼”底,实时传输画面到当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正全神贯注盯着实时画面,根据画面情况及时研判,随时就近调度警力,守护辖区安全。

这是继宜昌市公安局建成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后,县市公安局中率先建成的又一平台。历时一年多试运行,该平台让该局指挥工作“可视化”“智能化”“实时化”,实现了接处警“联得通、看得见、听得清、指挥得了”,为宜昌公安推进科技赋能警务向前迈进坚实的一步。

“AI大脑”全程支援民警

“注意,城区渭河南路沮河边有人落水……”7月初的一天,一名民警的手机“叮叮叮”响了起来,点开信息,开始语音播报警情。民警迅速穿戴好装备,检查救援物资,赶往现场。

据了解,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会智能筛选,并同步将警情推送给消防、120急救中心等相关单位。高效推送,秒级响应,民警出警更快,相关单位同步支援,有利于受困群众摆脱焦急等待,及时得到多维救援、救助。

“这个平台就相当于公安局的‘AI’大脑。”当阳市公安局情指行大队民警苏姗迟介绍,现在不同类型警情出现,只需一键点击,就能实现一对多、全覆盖、与警情相关单位指令秒级响应,一键将相关单位拉到一个群里,屏幕上以实时画面或图形展示得清清楚楚,大大提高指挥处置效率。

苏姗迟表示,在民警还未抵达现场时,可以让无人机先行赶到,实时传回画面供指挥平台研判。通过指挥平台还能随时打开民警5G执法记录仪,实时看到出警情况,并随时与民警沟通,为现场提供支援。同时,现场画面的回传,也为后续复盘优化警务等提供了数据支撑。

“一键关城门”让布防更智能

而最让人惊讶的是,该可视化指挥平台的“一键关城门”功能,为守护平安提供了预警功能。

据了解,以往接到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任务,通知各派出所协防,需要打电话通知民警出警。在超大显示屏上,苏姗迟演示了“一键关城门”功能,鼠标轻轻一点,多个布防圈在地图上展示出来,实时警力分布一目了然。“只要根据当时案情研判情况,确定犯罪嫌疑人大致位置,通过可视化指挥平台自动生成‘包围圈’,并可将警情、协防任务等,以短信、语音等方式一键传达给‘包围圈’范围内的派出所民警。”苏姗迟说,抓捕犯罪嫌疑人相当于瓮中捉鳖。

视频共享分析平台提效能

记者了解到,除了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外,当阳市公安局目前已建成当阳视频共享分析平台,改造相关设备400余个,将传统的逐帧查阅转为图片检索工作模式,视频分析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自去年5月运行以来,累计协助破获各类案件13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3人,服务群众130余次。

类似“当阳110”“易取车”等便民创新项目也在宜昌各县市公安局陆续推出;通过数据建模为民警办案提供参考,已有多个数据模型投入实战应用。

近两年来,宜昌市公安局抢抓“数字宜昌”“城市大脑”“一标三实”建设机遇,积极响应并迅速深入落实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进大数据平台、新一代警综平台、移动警务体系、视频图像智能化建设,让科技创新为宜昌公安警务插上“云翅膀”。(记者陈飞、通讯员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