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世界防治肥胖日 | 预防儿童肥胖,拒做“小胖墩”

2024-05-11 10:24 来源:宜昌疾控 编辑:张远近


今天,5月11日

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

“世界防治肥胖日”


关于孩子减肥

这些知识点

家长们get起来!

图片


世界防治肥胖日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调查报告(2020)》结果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为10.4%,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更是达到了19%。这意味着,每五个儿童青少年中,就存在一个小胖墩。


图片


“月半”是一种慢性病


肥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由于身体的能量摄入超过了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也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


图片



孩子为什么会“月半”?


1

胖会遗传


遗传是子女体型发展的影响因素。


图片

爷爷奶奶,别扒拉了


2

特爱吃


  • 喜欢吃高热量,高糖高脂的食品,如糕点、冰淇淋、巧克力、炸串、辣条等,导致日常摄入热量严重超标。


图片


3

特能吃


  • 孕妇在孕期增重过多

  • 婴儿出生高体重

  • 出生后体重快速增加等


4

不爱运动


  • 运动不足

  • 久坐

  • 观看电子屏幕时间长


图片



怎么判断是否“月半”?


孩子会不断长高,因此不能单纯通过体重这个单一指标来判断是否肥胖。


图片


1

体重指数 BMI(Body Mass Index)


国内外目前常用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作为肥胖的筛查指标,它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weight for height)的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超重或肥胖不仅是看体重,还要结合身高来判断。


图片



2

参考

《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


儿童所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性别、年龄和个体的生长速度不同,可参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标准


图片


图片

越 “月 半” 越伤身


1

影响身体健康


  • 心血管系统:造成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等心血管系统异常表现,与肥胖存在直接关系

  • 呼吸系统易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如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 消化系统:增加脂肪肝、胆囊疾病等发生的风险。

  • 内分泌系统:儿童青少年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青春期的早发育、运动能力及骨骼发育。



2

影响心理健康


肥胖引起的心理问题在儿童中较常见。过度肥胖人群普遍有较低的自尊,较高的焦虑感。




怎样可以预防孩子肥胖呢?



1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营养在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同时,还需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既要保证营养充足、均衡又要防止营养过剩


  • 做到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保证鱼、肉、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图片


  • 严格控“油”,烹调多采用清淡少油的方式,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

  • 少吃零食,少吃深加工及油炸食品,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具体可参考以下标准:


  • 6~10岁儿童一天所需热量:1400~1600kcal


图片


  • 11~13岁儿童一天所需热量:1800~2000kcal


图片


  • 14~17岁儿童一天所需热量:2000~2400kcal


图片



2

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6-17岁儿童青少年每日应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天的增强肌肉力量或骨健康的运动,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3

保证充足,合理的睡眠时间


优质睡眠有助于体重的合理控制。


  • 睡眠时间每天小学生保证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 避免睡前饮用含咖啡因或含糖的饮料,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等。



孩子在减肥,家长应该怎么做?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环境,父母的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会潜移默化影响着自己的子女。爸爸妈妈需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导致肥胖的原因,减少肥胖对孩子性格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孩子体重控制的过程中,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情绪变化,关切陪伴,加强沟通、及时给予鼓励与情绪支持,为孩子增加改善肥胖状况的信心。



家长要树立好榜样

让孩子养成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早日跟“月半”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