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全省最优

2021-07-22 11:02  编辑:朱云  审核:廖全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

生产力和竞争力

宜昌市已连续19年获评

全省金融信用市州

近两年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全省第一

在2020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测评中

宜昌获得信贷指标全省最优

7月22日上午,宜昌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第5场)”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

运用“加减乘除”四字诀答出金融营商环境合格卷宜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彭承勇 党组成员、副局长

近年来,宜昌市金融工作部门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出发点,奋力争当“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金融服务金牌“店小二”,切实解决好市场主体所“急难愁盼”的问题。

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714亿元、4294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324亿元、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9%、14.47%。存贷款余额继续保持全省同等市州首位,同比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86、2.18个百分点。其中,贷款增加额仅次于武汉市,增幅全省第二。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2家,连续19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市州,连续两年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全省第一。

增强保障“做加法”加大信贷投放变“企业找资金”为“资金找企业”

进一步深化政融合作,建立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协同机制,开展“百行进千企”“金融扫街”“企业流动性调查”等专项行动,主动上门“送贷”,破除银企融资信息壁垒。

➤今年以来,已累计各类融资对接活动19场次,共计促成金融合作项目1269个、协议总金额3613.62亿元,签约规模、范围均创历史之最。

变企业“软资产”为融资抵押“硬资产”

针对中小企业缺资产、缺信用、缺抵押的特征,推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先后出台《宜昌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宜昌市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通过实施贷款贴息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以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进行质押融资。如对符合相关规定的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按市场报价利率的50%给予贴息。

➤2019年以来,全市以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抵押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

变“政策红利”为“企业红利”

精准落实央行直达实体的金融政策工具,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并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同时人行市中心支行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按照本金的40%给予激励,引导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

➤截至6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1.98亿元,比疫情发生前增长50.29%,增速远超各项贷款平均水平,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75434户,增加26728户。

刀刃向内“做减法”降低融资成本

“减时间成本”

针对小微企业反映的融资慢、环节多、材料繁等问题,会同人行市中心支行实施金融服务“六张清单”公示机制。六张清单分别是“授权”“授信”“首贷咨询网点”“尽职免责”“考核激励”“受理回告”,其中授信清单要求金融机构向社会公示其小微企业贷款授信准入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内容;受理回告清单要求金融机构在3个工作日内向贷款申请企业反馈贷款办理的初步意见。

➤截至6月,全市共有38家银行机构、485家银行网点实施“六张清单”公示,通过公示,信贷环节、申报材料、办理时间均较2019年明显减少。

“减资金成本”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加强利率自律机制建设,保持贷款利率市场总体稳健。会同宜昌银保监分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清、减、降”专项行动,坚决整治金融机构不合理收费,继续为企业减费让利。

➤截至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20%,较疫情前下降1.18个百分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至1%以内。

创新驱动“做乘法”拓宽融资渠道

发挥数字金融破窗效应

创新搭建“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通过整合涉企政务信用数据,为小微企业画像增信。

➤目前已实现82款金融产品线上推介,11款产品打通银行信贷系统实现在线办理,已累计授信4.09万人(户)次、225.71亿元,放款3.03万人(户)次、200.26亿元,成为全省首创、国内领先的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发挥直接融资集聚效应

对符合条件成功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800万元奖励,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库,实施梯度培育。近两年连续实现3家企业上市,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2家。

➤目前还有1家企业(华强科技)已过会待注册,即将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3家企业在审,3家企业在辅。积极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等多种形式直接融资,截至6月末,全市新增直接融资规模115.9亿元。

发挥投资基金撬动效应

组建三峡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以股权、债权、基金等模式支持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三峡产业引导基金协议总规模126.21亿元,其中吸引社会资本77.32亿元,子基金累计完成投资项目166个,投资金额68.05亿元。

防控风险“做除法”营造良好生态

以防控风险为主线

营造良好生态

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

破除发展藩篱

截至6月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38亿元,不良贷款率0.89%,低于全省平均0.59个百分点,银行资产质量全省同等市州最优。

实施“援企纾困”

“一企一策”稳步推进重点企业风险化解,湖北宜化顺利“摘帽”。对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搭建“企业金融服务方舱”,集中政银企政策资源为企业“治病疗伤”、纾困解难。

➤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企业金融服务方舱”10个,“入舱”企业367家,给予金融支持197家、29.87亿元。

开展“信用培植”

对有潜力、有市场、有前景但融资有“缺项”的企业,开展清单式融资信用辅导,帮助企业提升信用资质、满足贷款条件。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5家纳入信用培植库,已经有19家企业经过培植获得银行1.2亿元信贷支持。

宜昌将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大力实施

金融倍增、上市公司倍增工程

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以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宜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科技金融 助推科技创新

宜昌市科学技术局

谢 超 党组成员、副局长

近年来,宜昌市科技部门坚持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己任,以推动科技金融融合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政银企”结合的新路径、新办法,着力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了企业创新发展水平。

主要措施为“四个一”

●出台了一套支持政策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的实施意见》,随后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局印发了《实施细则》、《宜昌财政科技创新贷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通过全面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引导县市区建立科技金融投入机制,推动区域科技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宜都市推出“科创贷”专项,2020年12家企业获批贷款2186万元。

长阳自治县设立清江创业基金,完善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对中小微企业推出系列科技金融产品。

枝江市、夷陵区等县市区在股权金融融资、知识产权融资等方面积极探索,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搭建了一个融资平台

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推出了“财政科技创新贷”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创新融资平台。该平台运作方式是:

宜昌市科技局确定合作银行、建立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录并向合作银行推荐、对企业取得的贷款进行备案管理、对符合“财政科技创新贷”要求的企业实行贴息贴费支持;

宜昌市财政局根据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情况给予相关银行一定量的存款支持,对银行贷款风险损失给予一定补偿。

目前,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与中国银行、三峡工行、三峡农行等11家商业银行和宜昌市融资担保集团签订了四方合作协议。今年5月,我们对宜昌城区“财政科技创新贷”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名录进行更新,新版名录库企业432家,比上年增加54家,比2019年增加137家。

今年上半年,宜昌市城区申报“财政科技创新贷”备案贷款68笔,申报总金额近3.3亿元,备案1.98亿元,近三年,“财政科技创新贷”申报和备案总金额累计分别达到4.82亿元和3.39亿元。

●建立了一项对接机制

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服务,通过开展供需调查、发布供需信息、组织供需对接等活动,促进科技投融资合作,推动科技金融政策的落地落实。组织开展了全市孵化机构及其在孵企业的融资需求摸底调查,106家小微企业提出融资需求,经过梳理核实,将其中23家企业向各相关银行推送,这些企业从相关银行取得贷款近7000万元。

今年3月底,在城区开展了“财政科技创新贷”融资需求征集,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到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共3.1亿元,根据企业提供的合作意向,分别将这些需求推送给合作银行,由各银行组织专人与相关企业进行跟踪对接,到目前,19家企业通过“财政科技创新贷”融资总额1.34亿元。

●设立了一项扶持专项

宜昌市科技和财政部门统筹市科技专项及其他专项,安排资金用于城区“财政科技创新贷”贷款贴息和担保费、保险费补贴,市科技局根据上年度城区“财政科技创新贷”实际发放数额,编制预算,由市财政局纳入年度预算。“财政科技创新贷”补贴项目实行每年集中申报和评审一次,经费当年核定,当年下达兑现。

下一步

将进一步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

不断拓展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加大银企对接力度

积极推进线上科技金融服务

深化“财政科技创新贷”改革创新

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提供强有力的科技金融支撑

 

“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宜昌市税务局

谢 忱 党委委员、副局长

“银税互动”,是税务和银保监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增值运用、创新开展的一项融资支持工作,是税务部门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推进柔性执法、强化信用激励、促进税法遵从的探索之举,是税务部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为纳税人纾困解难的有力举措。

银税互动

旨在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由银行向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用于短期生产经营的信用贷款,具有纯信用、审批快、办理易、可循环的特点。

主要做法

●充分合作

在巩固市级层面税务和银保监合作成果的基础上,健全市、县两级银税常态化合作机制,实现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稳定、长效的工作联络机制,目前,市县两级税务部门已和宜昌市32家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实现了“银税互动”合作机制100%全覆盖。

●增面扩围

为了帮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税务和银保监部门积极落实有关文件要求,将“银税互动”受惠群体由纳税信用A级和B级企业扩大至M级企业,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申请范围扩大至纳税信用C级企业,受惠面增加36%。

●提质增速

依托湖北省电子税务局,提供安全便捷的“非接触式”服务,实现纳税人自主办理税务信用信息授权查询;推广“银税互动”数据直连工作模式,方便纳税人运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授信、放贷“网上一站式”办理,线上模式融资用时由传统模式的三天甚至数周缩短至即时办结,最快3-5分钟内资金到账。

●以诚增信

“银税互动”引导市场主体更加重视纳税信用,更加注重税收遵从,近年来,纳税信用分布呈现A级、B级逐年增加,C级和D级纳税人明显减少的良好态势。2021年纳税信用评价,全市A级、B级、M级纳税人占比达92%。

●助力解困

将市场主体的纳税信用变为融资贷款信用,“变现”为银行授信,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市3241户小微企业获得“税银互动”贷款20.5亿元,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4%,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银税互动”满载着

税、银、企的共同期待

下一步

税务部门将与参与各方精诚协作

携手并进

持续深化银税合作

不断提高“纳税信用+普惠金融”服务效率

为助力小微企业

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贡献更多的税务力量

 

关于宜昌市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情况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谢天星 党组成员、副局长

为服务宜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宜昌市人社局对标对表全国一流、全省最优,把创业担保贷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和推动创新创业的惠民举措,用心当好“店小二”,通过优化经办流程,打造创业担保贷款“1300”网办系统,实现“1分钟申请、3分钟审核、人工0干预、群众0跑腿”,有效地缓解了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5亿元,累计发放已突破100亿元,达到105.5亿元(贷款余额69.9亿元),争取财政贴息8.37亿元(担保基金余额3.5亿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扶持9.2万人次自主创业,帮助1261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带动就业28万余人,贷款回收率99.98%,实现了创业活跃、就业倍增、经济发展的多赢局面。贷款规模、扶持人数和贷款回收率等指标连续多年处于全省市州领先位次。

宜昌创业担保贷款“1300”模式

被列为

湖北省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

全省复制推广

工作做法被财政部“特供信息”采纳

并呈报国务院

●多方协作,共建工作新机制

采取“政府搭台、金融唱戏、科技支撑、市场化运作”的“政银科企”合作模式,由市人社局牵头,与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市担保集团及经办银行签订五方合作协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月联席会议制度和人社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合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1300”网办系统高效运行,助力全民创业创新。

●多维宣传,共享政策新机遇

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断加大对合伙创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贷款额度分别提高到300万元、500万元。今年来,针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市人社局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以“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契机,联合担保集团、经办银行等开展政策宣讲“进园区”“进社区”“进市场”等活动,有效扩大政策覆盖面。

●多头分担,共谋担保新思路

着力降低反担保门槛,积极支持市担保集团与经办银行建立创业担保贷款业务风险分担机制,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推广代偿风险担保集团承担80%、经办银行承担20%的“二八”风险分担做法。对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下、信用良好的创业者,免除反担保要求,实行“见贷即担”。

●多线升级,共创经办新局面

在创业担保贷款“1300”网办系统规范线上化运行的基础上,市人社局牵头进一步优化网办系统,开发贷后监管功能,针对个人及企业贷后风险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最大程度降低业务风险;积极开发完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报系统,推动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提速。

●多点开花,共推宜昌新模式

创业担保贷款“1300”网办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以来,已吸引省内外多个地市州来我市参观学习,并在全省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宣传推介。同时,宜昌市创业担保贷款“1300”网办系统列为“宜荆荆恩”城市群人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首期项目,恩施州、荆州市人社局已立项,正按照计划步骤推进。

下一步

将以思想破冰引领营商环境再优化

以“宜荆荆恩”人社一体化发展项目为契机

分享宜昌优化营商环境经验

推进创业担保贷款“1300”网办系统

在荆州、荆门、恩施等地复制推广运用

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

加快小微企业网办系统开发上线步伐

确保创业担保贷款规范有序发展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在支持创业、促进就业服务工作中

力争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现场解答

国际商报记者提问

请问,“财政科技创新贷”对企业、银行和担保、保险机构有哪些具体的激励政策?

“财政科技创新贷”是宜昌市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促进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而探索出的针对市城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种新型惠企融资模式。这个模式自2016年推出以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这些政策的推行,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促进银企对接合作。

➤对企业的激励而言,主要是科技和财政部门贴息贴费支持:一是对企业从合作银行获得的信用贷款和专利质押贷款给予基准利率50%的利息补贴,二是对企业通过担保或保证保险方式获得贷款,给予50%的担保和保险费补贴。

➤对银行和担保保险机构而言,主要激励方式有三种,一是存款支持。市财政局根据合作银行上年度通过“财政科技创新贷”备案登记的贷款数额,按照约定的贷存比例,安排1000-2000万元不等的定期存款。二是财政和科技部门分担风险损失。通过“财政科技创新贷”备案登记的贷款发生风险损失,属银行贷款损失的,一般贷款分担30%、专利质押或信用贷款分担50%;属担保代偿损失的,一般担保分担代偿损失的30%,专利质押和信用担保分担代偿损失的50%;属保险代偿损失的,分担代偿损失的40%。三是政银担分担风险损失。对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财政科技创新贷”贷款,相关担保机构按照《湖北省新型政银担合作协议》关于“4321”风险分担的有关约定分担风险,即对于纳入再担保体系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无力偿还到期的担保贷款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省再担保集团、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分别按4:3:2:1的比例承担风险责任。

三峡商报记者提问

纳税信用级别是办理纳税信用类贷款的重要条件,那么请问一下纳税信用级别是如何产生的?出现纳税失信行为能否修复?

纳税信用评价级别共设A、B、C、D、M五级。税务信用评价采取评价指标得分和直接评级两种方式确定。其中,评价指标得分采取百分制,涵盖了纳税申报、税费缴纳、发票领购、账簿设置、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6方面。依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标准,金税三期信息系统会自动采集纳税人上述6大方面失信行为,并根据失信程度设置不同的扣分标准,90分及以上为A级,70分及以上不满分90分为B级,40分以上不满分70分为C级,不满40分的为D级;对于首次办理涉税事宜不足1个评价年度、评价年度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或适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的企业直接评级为M级。纳税信用评价主要按年度进行,每年5月份左右发布上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纳税人可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查询。

关于出现纳税失信行为能否修复?为鼓励和引导纳税人增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主动纠正纳税失信行为,对纳税人容错管理,对于19种情节轻微或未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纳税信用失信行为,纳税人只要及时纠正失信行为的,是可以进行纳税信用修复的。

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请问哪些人员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可申请多少资金,如何申请?

就创业担保贷款的申请对象、申请额度和期限以及申请途径进行详细解答:

一是关于申请对象。目前我市创业担保贷款的申请的对象主要是以下10类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自主创业农民。

二是关于申请额度和期限。自主创业的(包括个体工商户)可申请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的按照符合条件个人贷款总额度1.1倍确定贷款额度,上限为3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对12个月内新招用符合条件的人员达到现有在职职工15%(超过100人的企业须达8%)的小微企业,在国家规定不超过300万元的基础上,我市提高到可申请不超过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

三是关于申请途径。个人、合伙创业的线上申请,申请人用手机下载安装“市民e家”App,注册登录后点击金融大厅,选择政策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然后点击“立即申请”,按提示步骤进行即可。小微企业网上经办系统当前正在开发,目前需要申请人在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副本、职工花名册、工资支付凭证、企业与新招用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等资料。

三峡日报记者提问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一直是小微企业所“急、难、愁”的问题,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运用数据金融创新,破冰融资难题,成为全省首创、国内领先的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请详细介绍一下该平台的创新应用。

近年来,以“金融+大数据+互联网”,创新搭建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通过政务大数据为缺资产、缺信用的小微企业增信融资。具体而言,大厅所具有的三个创新要素,有力破除了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方式的障碍,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

一是创新数据运用。平台实现了17个部门、51大类、145小类的数据(税务、社保、公积金、工商数据等)归集处理,通过数据脱敏直供银行信贷模型、加工信用分间接增信两种创新模式为银行提供准入、评级依据,促成信用信息的价值转化。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不仅开发上线了国内信用信息平台常规模式的银企线上融资对接平台(即企贷通),更是在全国首创了政务信用信息平台与多家银行信贷系统打通、直连直通申贷的模式。创业担保贷已实现“1300”宜昌模式(即1分钟申请、3分钟放款、0抵押、0跑腿),企业主、城乡居民通过“市民e家”APP进入“大厅”,即可实现一站式融资服务。2020年创业担保贷上线以来,已新增信贷投放38.28亿元,占全省35%,被财政部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财政系统转发推广。

三是创新风险管控。平台采用了授权查询、网络隔离、单一个体查询、数据库级脱敏处理、签署保密协议确保数据使用合法合规。

热点专题